圖/Joe
文/林怡辰
國中,家境中落,家門口貼滿封條,房子查封,一再搬家。高中無心讀書,每天渾渾噩噩,大學為自己生活奔波,為學費奔走,一方面還要顧及學業,必須領到獎學金,還得,在一片淤泥生活中,為自己找一條路,開出一朵花。
為了應屆考上正式教師,天未亮就起床讀書,深夜不能眠,雖上天貴人幫忙,終於考上,但債務深淵,讓薪水總是失蹤,二十元的水煎包、自助餐,寒天深夜不能睡,得趕著稿件,十幾歲到三十幾歲,黃金二十年過去,存款依舊零,負債總是清空又再來。
人生有幾個二十年?你可以承擔多少次的存款歸零?真不知道明天在哪裡!
心理學中有個著名的實驗,叫做「習得無助感」,每次將狗兒電擊,即便後來已不通電,但狗兒已學會了「放棄」;即便輕輕就可掙脫,但趴著的狗兒,眼神呈現放棄。
我也常常放棄,在路旁牽著二手破舊機車大哭,一旁還有山路的浪浪狂吠,在已經山窮水盡,今天的銀行三點半快要到了的時候;被信任的人一次次背叛,面對傾其真心的撕裂……一路走來,心總是縫縫補補,破了再補,碎了又縫。
要說困境和眼淚、要說崩潰和放棄,好多。可也有那個陌生的路人,看著我窩在路邊,送出一句:「你還好嗎?需要幫忙嗎?」討債的兄弟在門口蹲點一天,按響門鈴,本以為又是髒話問候,卻是:「小孩應該也沒有吃飯吧?我有幫你們買便當。」大學同學不著痕跡地邀我吃三餐,還騙我家裡開棉被店送我一床冬天棉被……
遺憾有,但也收穫許多真心。福禍相倚,在大浪來襲後,更顯價值。這樣二十年看似一無所有,卻有了韌性和看清時間、價值的能力。
時間走到現在,建立了自己的家庭,出版了三本書,感謝龐大的讀者朋友支持,在《怡辰老師的高效時間管理課》中,我寫下這二十年的故事,一路來的點滴。漸漸的,我從逆境中走出來,帶著相信和能力;慢慢的,已經可以站起,行有餘力,還可以幫助別人。
而每年春節,是我重要的檢視時刻,從國中到現在的每一本年度手帳本,我都留著,細細盤點著過去一年的重大收穫,對於自己的目標,每年每月每天,我都怎麼努力完成。今年過得健康嗎?和重要的人有深度的感情交流嗎?也許和解還太難,但一點一滴再進步一點。在財務的目標上、負債存款的進步、還有自己的夢想我也不想放棄,一點一滴,念念不忘,必有迴響。然後,好好點算過去一年裡感恩幸福的時光,也許記憶裡苦難多傷痕痛,但仍有許多光亮相隨,寫封信感謝他們的拉拔、提攜。
然後,就會覺得,新的一年,又有重新出發的勇氣。不用苛責自己太多,好好休息夠了,往前走一小步,然後一小步跟著一小步。
我總相信,只要心中有光,手裡有書,不管在哪、不管什麼職業,只要跟著自己的心走,沒有不會亮的夜,沒有過不去的黑。
我一直這樣相信著,才不認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