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提前布署並開挖8口水井,預計2月底可以完工,以增加枯水期的用水調度。圖/高市府水利局提供
【記者王淑芬高雄報導】去年汛期大高雄地區沒有顯著降雨,數據顯示目前高屏溪川流量約為歷年同期的45%,因應枯水期的來臨,高雄市著手開挖8口水井,預計可以增加每天約3.2萬噸的供水量。
高雄市每天的用水量約150萬噸,但是面對嚴峻的水情,市府提前部署並向中央爭取5000萬元代辦發包抗旱水井工程,在大樹區大泉淨水場附近開挖8口水井,以增加備援供水量。
水利局指出,目前高屏堰的每秒逕流量約13.7CMS,約是過去平均流量的4成,為免枯水期供水吃緊,水利局已經提前開鑿8口抗旱水井。
市長陳其邁今天視察並聽取工程進度簡報 ,掌握1月底將完成4口水井,2月底再完成另4口水井,屆時每天可以增加3.2萬噸的供水量。
大高雄公共用水正常取供每天約150萬噸,市府擔心未來1季降雨量偏少,已請南水局及自來水公司第七區管理處,趁目前地面水量充足,蓄增阿公店、澄清湖及鳳山等水庫的儲水量,並維持62口抗旱水井及伏流水設施功能正常,以因應枯水期的水資源調度。
水利局表示,大泉淨水場周遭8口抗旱水井工程,於去年11月核定並發包並全面施工;除了高市新鑿8口抗旱水井,再加上自來水公司新鑿3口水井,估計每天可增加4.6萬噸水源。
另外,還有各項提前抗旱應急措施納入伏流水、高屏堰下游地面水、已開發抗旱水井及中油大寮水源站等,共計每日約有70至80萬噸以上備援用水,可供自來水公司第七區管理處調撥備援使用。
令人遺憾的是,大樹區三和里、檨腳里尚有百餘戶居民沒有自來水可用,不滿水公司未回應居民的申請埋設管線的申請,向陳其邁陳情並盼市府協助爭取,改善居民安全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