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山動物園「與獼猴共存」 民眾憂遭獼猴攻擊 |2023.01.09 語音朗讀 1214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圖/讀者提供 【本報高雄訊】高雄壽山動物園砸5.5億元改建,2022年12月中旬開園試營運。園區採台灣獼猴共存方式成一大特色,卻出現獼猴翻垃圾桶狂找食物、吸手搖杯等畫面,有家長擔憂遊園安全,園方表示,會加強勸導遊客,勿讓食物外露及邊走邊吃,並減少垃圾桶數量,減少猴群圍繞機會。高雄壽山動物園原為台灣唯一在野生動物台灣獼猴棲地興建的動物園,改建後的壽山動物園,2022年12月16日重新開園試營運,台灣獼猴共存推廣協會也在試營運當天進駐擺攤,推廣「獼猴和遊客共存」模式。獼猴在園區各地走動,和關在展示場內的動物相比,讓不少親子更能近距離接觸,大感驚奇。但遊客多、垃圾也增多,進而衍生遊客侵擾獼猴習性、孩童被嚇哭、獼猴翻垃圾桶找食物等突發狀況。圖/讀者提供民眾蔡小姐元旦假期與友人造訪壽山動物園,在園區內數度看到獼猴拿著空飲料杯、塑膠袋的景象。她表示,從停車場走到入口處,這段路可說是猴群圍繞,相當可觀。在參觀過程中,蔡女看到1位年輕媽媽被獼猴嚇得驚慌失措。她形容,當時這位母親正在餵推車中的寶寶喝奶,旁人看到獼猴靠近還幫忙驅趕,但猴子一點都不怕人,還張牙舞爪向路人示威。讓不少家長擔憂,園區小朋友多,若遭獼猴攻擊恐會有遊園安全隱憂。壽山動物園主任莊絢智表示,整建前和整建後園區內的獼猴數量差異不大,大多仍是從鳥園一帶進入,因該區域離登山步道近,登山步道有很多登山客在餵食獼猴,造成猴群聚集,也一併進入園區找食物。圖/讀者提供他表示,過去為了保護入園遊客,曾使用漆彈方式驅趕園區獼猴,但整建後與台灣獼猴共存推廣協會合作,希望以生命教育方式,向民眾宣導如何與獼猴共存。重新開幕後已不採漆彈驅猴,而是改採廣播、志工、牌面等方式,告訴民眾不要讓食物外露、邊走邊吃,藉此減少猴群圍繞。為了讓民眾不要在戶外飲食吸引獼猴,動物園在入口處設置室內用餐區,引導民眾在室內飲食,不要在戶外空間讓食物外露、邊走邊吃。他坦言,仍有不少遊客習慣邊逛邊吃,志工只要看到就會勸導,但這些效果仍仰賴遊客自主。另外,動物園也減少垃圾桶數量,更將過去圓筒無蓋的大垃圾桶,替換為有蓋垃圾桶,讓獼猴不要再到垃圾桶翻找食物。圖/讀者提供 前一篇文章 立陶宛議員團今抵台 將晉見蔡總統 下一篇文章 全台19測站空品亮紅燈 應減少戶外活動 熱門新聞 01【悅讀人生】 與羊共舞2025.09.0502美南平原市大遊行 新州佛光人同樂2025.09.0403斷句。段落。章節2025.09.0404公益音樂會 金蓮淨苑音緣傳情2025.09.0405紐西蘭國防部軍官 參訪北島佛光山2025.09.0406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禪學與淨土—禪堂的生活與清規 4-3 2025.09.0407陸93閱兵 中俄朝元首世紀同框2025.09.0408【撫今追昔】台北監獄圍牆與戰俘紀念碑2025.09.0409大豆油墨2025.09.0410環保印刷原則2025.09.04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乘風而騎 高雄三塊厝登場澎湖奇岩季馬祖國際藝術島 開跑漁電共生場 69%有種電沒養魚阿里山森鐵 推特色列車新青安鬆綁 房市台中熱高雄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