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適檔案】

 |2008.05.03
1278觀看次
字級

胡適(1891年12月17日~1962年2月24日),原名嗣穈,學名洪騂,字希疆,後改名胡適,字適之,筆名天風、藏暉等,安徽績溪上庄村人,現代著名學者。父親是胡傳,字鐵花,仕至台灣臺東直隸州知州,後因乙未戰爭離台。母親馮順弟。

.1910年留學美國,入康乃爾大學,後轉入哥倫比亞大學,從學於杜威,深受其實驗主義哲學的影響。

.1917年初在「新青年」上發表了《文學改良芻議》。

.1917年獲哲學博士學位,同年回國, 任北京大學教授。參加編輯《新青年》,併發表論文《歷史的文學觀念論》、《建設的文學革命論》,出版新詩集《嘗試集》,成為新文化運動中很有影響的人物。

.1919年發表《多研究些問題,少談些主義》,主張改良主義。

.1920年離開《新青年》,後創辦《努力週報》。

.l923年與徐志摩等組織新月社。

.1924年與陳西瀅、王世傑等創辦《現代評論》週刊。

.1932年與蔣廷、丁文江創辦《獨立評論》。

.1938年任國民政府駐美國大使。

.1946年任北京大學校長。

.1948年離開北平,後轉赴美國。 

.1958年任台灣「中央研究院院長」。

胡適一生在哲學、文學、史學、古典文學考證諸多方面都有成就,並有一定的代表性。著有《五十年來之中國文學》、《胡適文存》、《白話文學史》、《中國章回小說考證》等。

第一個用白話寫作獨幕劇「終身大事」確立現代話劇新形式。

胡適一生的學術活動主要在史學、文學和哲學幾個方面,主要著作有《中國哲學史大綱》(上)、《嘗試集》、《白話文學史》(上)和《胡適文存(四集)等。

他在學術上影響最大的是提倡「大膽的假設、小心的求證」的治學方法。晚年潛心於《水經注》的考證,但未及寫出定稿。1962年在台北病逝。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