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郭振鶴
明朝滅亡後,許多人打著「反清復明」的旗號起義,可見當時人民還是很懷念明朝的。其實,上天也曾給過明朝兩次機會,如果崇禎皇帝能好好把握,還是有可能翻身的,只可惜他錯過了!
崇禎皇帝也就是明思宗朱由檢,是明朝第十七代的末代皇帝,天啟七年登基即位。崇禎皇帝一生坎坷,雖然想勵精圖治,登基後大力剷除閹黨,勤於政事,厲行節儉。但時運不濟,在位期間朝廷黨爭不休,民間災害不斷,導致域內爆發農民起義,關外後金政權趁勢崛起,國家處於內憂外患的境地。崇禎十七年發生甲申之變,李自成攻破北京,思宗在煤山自縊,終年三十四歲。
話說,崇禎皇帝本有兩次機會可以翻身。第一次是李自成的軍隊挺進山西,北京岌岌可危,大臣李明睿主張南遷,比如南宋就以此方式強行續命了一百五十多年。但朝廷官員出現了極大的反對之聲,就這樣爭論了快一個月,李自成都已拿下了居庸關和昌平,這時候崇禎才決心南遷,但為時已晚,北京城已被團團包圍。
第二次機會,是李自成要求和談。李自成是一個粗人,不懂如何治理國家,只知道打仗。當他打到復興門一帶時,竟寫信給崇禎要求和談,希望將西北地區割讓給他,在那裡實行自治,不接受明王朝的管轄。雖然明朝要支付他一百萬兩白銀作為補貼,但他也會為明王朝打擊敵對勢力。
這交易其實是划得來的,既能保住北京,又能獲得一支軍隊幫忙對抗滿人,然而卻得不到大臣們的支持,只是紛紛譴責李自成,沒有人真心為朝廷考慮。崇禎皇帝知道無力回天了,只好黯然結束了自己的一生。
這兩次翻身的機會,如果其中一項能成,不知歷史又將如何演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