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畫藏兔 道出歷史真相

 |2023.01.02
1572觀看次
字級
故宮南院展出〈喬松臥兔〉(圖)、〈(傳)唐寅畫嫦娥奔月〉等作品,呈現兔子在古畫中的樣貌。圖/中央社
故宮南院展出〈喬松臥兔〉、〈(傳)唐寅畫嫦娥奔月〉(圖)等作品,呈現兔子在古畫中的樣貌。圖/中央社

【本報綜合報導】過完元旦,準備迎接農曆新年,新的一年為癸卯年、也是兔年,故宮南院即日起至4月初推出「喜迎瑞兔」展,展出清代〈喬松臥兔〉等作品,呈現兔子在古畫中的各式樣貌。

國立故宮博物院書畫文獻處助理研究員浦莉安表示,新的一年為農曆癸卯年,「卯」所對應的生肖動物就是兔子,古時兔子被認為是祥瑞的象徵,因此故宮南院在翰墨空間展館規畫「喜迎瑞兔」特展。

月亮等天文傳說 常見牠的身影

故宮南院介紹,《唐六典.尚書禮部》即有「赤兔上瑞,白兔中瑞」的說法,以兔子的毛色來界定吉兆的程度;《明史》亦有記載,明世宗嘉靖41年(1562年)春3月,有白兔生子,即被視為天象瑞徵,由禮部稟告祖廟,群臣祝賀,舉國歡騰。

浦莉安表示,兔子因有著靈動、鮮活、討喜的樣貌,一向為歷代畫家所喜愛,常於畫中與花鳥、人物相伴出現。此外,兔子的形象也常出現於月亮相關傳說中,例如古時星象天文圖中的月輪兔、西王母身旁的搗藥兔,或是著名的「嫦娥奔月」神話,均可見到兔子的蹤影。

浦莉安說,「喜迎瑞兔」展件包括漢代〈狗追兔〉畫像石拓片、元代〈秋景戲嬰〉、明代〈(傳)唐寅畫嫦娥奔月〉、清代〈喬松臥兔〉及〈天問〉等5件作品,呈現兔子在古畫中的各式樣貌。

浦莉安指出,〈(傳)唐寅畫嫦娥奔月〉畫中,天空明月高照,嫦娥佇立於月桂樹前,懷抱兔子,畫中人物服飾精雅,衣紋線條方折勁挺,設色清麗;兔子轉頭的姿態生動,兔耳內細小的血管分支也仔細地被描繪出來,顯現畫家細緻的觀察力。

另外,清代〈喬松臥兔〉是乾隆時期宮廷畫家楊大章所繪,這件作品完成於乾隆36年(西元1771年),描繪冬季白雪覆蓋大地,兔子瑟縮地坐臥於大石後,暫避寒冷。

〈喬松臥兔〉全幅景致層次分明,臥兔、右側的常綠松樹,以及坡石上的紅葉,為畫面妝點色彩,也為寒日帶來一絲生機。畫作內容仿自唐代花鳥畫家刁光胤的同名畫作,與原畫相較,本幅整體筆法更為工整細緻。

翰墨空間護國寶 每3月換展品

故宮南院說,「喜迎瑞兔」即日起在翰墨空間展館展至4月5日。故宮南院的「翰墨空間—故宮書畫賞析」常設展覽,透過院藏歷代書畫,系統性地介紹繪畫與書法的發展脈絡,但古典書畫多屬紙、絹類材質,相對脆弱,因此具體展件均以展出3個月為原則,屆期更換展件。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