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走廊】 福星台灣:台灣物產生態大觀 ( 16-2 )日本殖民:樟腦

文/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2022.12.30
1580觀看次
字級
工人用機器將樟樹削成碎片 1920年代,樟腦工廠裡,一名工人使用機器將樟樹削成碎片。歷史上,樟樹曾經極具經濟價值,中國人主要用它作為木料和藥材,此外,也可作為火藥的原料。清代,台灣即大量種植樟樹並提煉樟腦,作為醫治風溼、皮膚病、霍亂等疾病的藥品,同時,美國又發明合成塑膠賽璐珞,以樟腦為主要原料,應用甚廣,因此樟腦的全球需求量極大。 日本殖民台灣後,看好此經濟作物,初設台灣樟腦局,並在台北城南門外設樟腦工場,大量採伐樟樹,同時壟斷了台灣樟腦的產銷。由於日本本身也有龐大的樟腦製造產業,台灣樟腦主要以原料輸出為主,產量世界第一,與茶葉、蔗糖並列台灣三大外銷產品。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腦寮中的蛇管式冷卻裝置 1920年代,提煉樟腦的腦寮中的冷卻裝置。提煉樟腦時,蒸餾出來的氣體會經由爐子上方的管線流經冷卻裝置,將氣體冷卻成液體,再經過分離器將樟腦油和水分離,才算完成。冷卻裝置有許多種,分為土佐式、桶式、蛇管式等,照片中的即是蛇管式冷卻裝置。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傳統的小型樟腦工坊 1930年代,傳統樟腦工坊的刨片與蒸餾作業,右邊為樟樹的切片,以及樟腦油的容器。此類傳統木造工坊相當簡陋,儘管日本政府興建了大型的樟腦工廠,使用新式的機器設備,不過自清代起,台灣樟腦生產和輸出量就極大,根本供不應求,因此日治時代仍有很多傳統的小型樟腦工坊。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樟樹砍伐場景 1920年代,台灣山區的樟樹砍伐場景。樟樹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將樹幹削成薄片,能夠蒸餾出樟腦及樟腦油,再經分餾等程序可再製成其他產品,主要是供賽璐珞等工業使用。當時,樟腦為台灣重要的輸出產品,也因此,山區時常可見砍伐樟樹。而因樟樹的樹幹有刻痕,利於雲豹攀爬,所以早年台灣許多樟樹林同時也是雲豹的棲息地。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提煉樟腦的腦寮 1920年代,一處提煉樟腦的腦寮。先使用機器將砍伐下的樟樹削成薄片,經過爐灶蒸餾,獲得樟腦膏、樟腦油與樟腦砂,然後再將所得原料送到專門的工廠進行加工。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工人搬運樟腦砂 1920年代,樟腦工廠裡,一群工人正在搬運樟腦砂。樟腦經提煉過後,液體稱為「樟腦油」,固體成白沙結晶狀,則稱為「樟腦砂」。照片中的白色固體便是樟腦砂,工人們將樟腦砂鏟進竹籃中,準備運送去進行下一段加工。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福星台灣》歷史畫冊(4冊) 徐宗懋圖文館於2021年推出史詩巨著《福星台灣》,全套四冊: 1.《台灣原民山海之鄉》 2.《台灣容顏古早時光》 3.《台灣城鄉建築大觀,1860-1960》 4.《台灣物產生態大觀,1860-1960》 每冊定價新台幣3800元,本報讀者優惠價2900元,四冊合購9800元。這是一套典藏的傳家之寶,保存了台灣最珍貴的歷史影像。此購書服務非由《人間福報》經營,意者請聯繫徐宗懋圖文館: shu4364@ms62.hinet.net (02)2368-4364 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文/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工人用機器將樟樹削成碎片

1920年代,樟腦工廠裡,一名工人使用機器將樟樹削成碎片。歷史上,樟樹曾經極具經濟價值,中國人主要用它作為木料和藥材,此外,也可作為火藥的原料。清代,台灣即大量種植樟樹並提煉樟腦,作為醫治風溼、皮膚病、霍亂等疾病的藥品,同時,美國又發明合成塑膠賽璐珞,以樟腦為主要原料,應用甚廣,因此樟腦的全球需求量極大。

日本殖民台灣後,看好此經濟作物,初設台灣樟腦局,並在台北城南門外設樟腦工場,大量採伐樟樹,同時壟斷了台灣樟腦的產銷。由於日本本身也有龐大的樟腦製造產業,台灣樟腦主要以原料輸出為主,產量世界第一,與茶葉、蔗糖並列台灣三大外銷產品。

傳統的小型樟腦工坊

1930年代,傳統樟腦工坊的刨片與蒸餾作業,右邊為樟樹的切片,以及樟腦油的容器。此類傳統木造工坊相當簡陋,儘管日本政府興建了大型的樟腦工廠,使用新式的機器設備,不過自清代起,台灣樟腦生產和輸出量就極大,根本供不應求,因此日治時代仍有很多傳統的小型樟腦工坊。

腦寮中的蛇管式冷卻裝置

1920年代,提煉樟腦的腦寮中的冷卻裝置。提煉樟腦時,蒸餾出來的氣體會經由爐子上方的管線流經冷卻裝置,將氣體冷卻成液體,再經過分離器將樟腦油和水分離,才算完成。冷卻裝置有許多種,分為土佐式、桶式、蛇管式等,照片中的即是蛇管式冷卻裝置。

工人搬運樟腦砂

1920年代,樟腦工廠裡,一群工人正在搬運樟腦砂。樟腦經提煉過後,液體稱為「樟腦油」,固體成白沙結晶狀,則稱為「樟腦砂」。照片中的白色固體便是樟腦砂,工人們將樟腦砂鏟進竹籃中,準備運送去進行下一段加工。

樟樹砍伐場景

1920年代,台灣山區的樟樹砍伐場景。樟樹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將樹幹削成薄片,能夠蒸餾出樟腦及樟腦油,再經分餾等程序可再製成其他產品,主要是供賽璐珞等工業使用。當時,樟腦為台灣重要的輸出產品,也因此,山區時常可見砍伐樟樹。而因樟樹的樹幹有刻痕,利於雲豹攀爬,所以早年台灣許多樟樹林同時也是雲豹的棲息地。

提煉樟腦的腦寮

1920年代,一處提煉樟腦的腦寮。先使用機器將砍伐下的樟樹削成薄片,經過爐灶蒸餾,獲得樟腦膏、樟腦油與樟腦砂,然後再將所得原料送到專門的工廠進行加工。

█《福星台灣》歷史畫冊(4冊)



徐宗懋圖文館於2021年推出史詩巨著《福星台灣》,全套四冊:

1.《台灣原民山海之鄉》

2.《台灣容顏古早時光》

3.《台灣城鄉建築大觀,1860-1960》

4.《台灣物產生態大觀,1860-1960》

每冊定價新台幣3800元,本報讀者優惠價2900元,四冊合購9800元。這是一套典藏的傳家之寶,保存了台灣最珍貴的歷史影像。此購書服務非由《人間福報》經營,意者請聯繫徐宗懋圖文館:

shu4364@ms62.hinet.net

(02)2368-4364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