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上坡石頭堵嘴,下坡石頭堵背」的大山背村的那一位優秀青年劉興欽先生,已經長大成年,從窮鄉僻壤到了台灣最繁華的城市酖酖台北,當一位作育英才的教師,他還交了一個女朋友,女方家長原本很擔心女兒嫁給這位鄉下來的青年會吃苦,但是看到這一對年輕人真心相愛,終於點頭答應這門親事。
不過,接著難題來了,女方家是有頭有臉的人家,女兒訂婚是件大事,理應分送喜餅給諸親好友,而且這喜餅一定要體面又好吃,一點馬虎不得。平常經常吃親友的喜餅,大家難免會互相比較一下誰家送的喜餅好吃,現在輪到自己家嫁女兒,當然不能被比下去,這可是面子問題哩!
況且好不容易將女兒撫養得這麼大,接受好的教育,又有好的職業,這樣一位如花似玉又有才華的女兒,要嫁給一位鄉下土包子,嘴裡雖答應了,心理可是仍然存有疑慮的,若喜餅不符合女方家長的意,這喜事就可能告吹!
這對劉興欽家來說,真是一大難題,買不起貴重的黃金和珍珠瑪瑙等首飾贈送佳人,已經顏面無光,不能連最起碼的喜餅也買不起,但是劉家真的是買不起,這可怎麼辦?無論如何都要想辦法籌到買喜餅的錢才是。不過想盡辦法,還是籌不到錢,這下全家都陷入愁雲慘霧之中。
劉興欽的小妹靈機一動,忽然想起哥哥第一次帶女朋友回家時,媽媽煮了「番薯配番薯葉」這一道菜請她吃,她不是讚不絕口嗎?可見都市人對番薯有好印象,於是建議:「我們自己做番薯餅,用來代替喜餅。」妹妹此言一出,全家人都楞了一下,這行得通嗎?
不過既然沒錢去餅店訂製喜餅,也唯有自製一途了,妹妹的提議的確是個好主意,於是全家人加上熱心的親友也前來助陣,大夥兒總動員,開始製作番薯餅。
他們先將番薯洗乾淨,然後晾乾,接著用石製的擂盆,將番薯磨成漿,裝進布袋中,將水分擰乾,這時一條條的番薯,變成了番薯泥,再將準備好的蔥、薑、蒜和香草佐料等攪拌進去,捏出一個個圓餅,最後用月桃的葉子將餅包起來,放進鍋裡去蒸。番薯餅蒸好了,薯香加上月桃葉子的清香,味道真的不錯喔!
懷著忐忑的心情,劉家將番薯餅禮盒送到女方家,女方家長一看,心想:這是什麼東西?長得這麼難看!能吃嗎?能送人嗎?送這種餅可會讓我們顏面盡失!這不能收,還是退回去吧!這門親事也就算了!
但是想想從這麼遠的山上送過來的餅,總要嚐嚐看吧!於是吃了一口,哇!還真好吃!旁邊的人一見有人試吃,也爭著品嚐,人人都大讚又香又好吃,於是女方家長笑逐顏開,問道:「這是甚麼餅?」劉興欽回答:「這是莫嫁餅。」
「莫嫁餅」促成了這一好姻緣,於是名聲不脛而走,大山背村的人從此就將「莫嫁餅」當成饋贈親友的喜餅。後來嫁到大山背的女子,他們回娘家時也都帶著這種人人愛吃的「莫嫁餅」分送親友,這可是人人歡迎的「伴手」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