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愛樂合唱團12月26日將世界首演錢南章的第九號交響曲《紅樓夢》,作為歡慶50周年獻禮,圖為台北愛樂合唱團與NSO國家交響樂團。圖/台北愛樂文教基金會提供
【記者曹麗蕙台北報導】台北愛樂合唱團50周年年末音樂會,將世界首演國家文藝獎得主、作曲家錢南章最新大作《第九號交響曲》,這部以文學經典《紅樓夢》為題的作品,是以合唱為核心交響史詩,全曲分為〈序曲〉、〈石頭記〉、〈葬花吟〉等六個樂章,呈現劇中寓意深遠的人生故事。而75歲的錢南章也宣告這是他最後一部作品,未來將封筆不再創作。
「錢南章:第九號交響曲《紅樓夢》」由指揮家鄭立彬領銜台北愛樂合唱團與NSO國家交響樂團,以及女高音陳美玲、男中音李增銘,12月26日國家音樂廳登場,全場同步中英文字幕。
錢南章擅於在西樂結構上注入東方文化精神,這次他以曹雪芹跨時代巨作《紅樓夢》為藍本創作出融合傳統、當代文學及戲劇元素的《第九號交響曲》,偕同其夫人也是傳藝金曲獎最佳作詞人賴美貞編詞。
國家文藝獎得主作曲家錢南章宣告第九交響曲《紅樓夢》將是他最後一部作品,未來將封筆不再創作。圖/台北愛樂文教基金會
錢南章表示,他在構思《第九號交響曲》時剛好收到台北愛樂文教基金會委託,使他決定要創作有別於傳統交響曲,而是一部以合唱為核心的交響作品,因此除了第一樂章〈序曲〉外,其他五個樂章皆以人聲為主軸,更烘托出《紅樓夢》生動鮮明的劇情與細膩的人物情感。
第二樂章〈石頭記〉開始,混聲合唱加入,揭示貫穿《紅樓夢》主線的那顆石頭;第三樂章〈葬花吟〉由女高音獨唱絕美歌詞,唱出黛玉葬花象徵的人生起落;第四樂章合唱送葬進行曲〈大出殯〉,從書中僭越禮俗的出殯場景隱喻人性醜陋的一面,也有生老病死的意味;第五樂章轉到書中喜劇人物〈劉姥姥〉視角,安排男中音反串,喜感厚實的聲音道出大宅門內許多外人不知的故事;最後第六樂章大合唱〈紅樓夢〉作為總結。
錢南章也分享,劉姥姥是他最喜歡的角色,第五樂章為生動呈現她的滑稽逗趣,效法傳統戲曲加入男性反串及戲劇歌舞元素,而第六樂章〈紅樓夢〉結尾也加入充滿喜慶氛圍的「跳加官」,為大家送上平安祝福,並為全作畫下完美句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