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略性礦產 陸與歐美下個戰場

 |2022.12.19
346觀看次
字級

【本報綜合報導】中國大陸與西方大國的競爭所涉及的領域愈來愈廣。長期從事礦產資源經濟與戰略研究的中國地質科學院全球礦產資源戰略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建武指出,大陸與美歐對關鍵礦產的競爭已不可避免。他建議,大陸應在中央層面建立戰略性礦產資源委員會,統一領導各相關部門,保障國家戰略性礦產資源安全戰略的統一、協調和高效實施。

上海《第一財經》報導,中國地質科學院全球礦產資源戰略研究中心首席科學家王安建解釋,「戰略性關鍵礦產」,是指對國家經濟發展至關重要、對戰略新興產業不可或缺,同時又被打上地緣政治烙印的一類礦產資源。

王安建表示,中國、美國和歐盟戰略性關鍵礦產種類高度重疊,歐美國家正在試圖構建獨立於中國之外的關鍵礦產供應鏈,因此中國需要制定相關戰略並做出科學合理的應對。

稀土、石油…陸均列戰略性礦產

王安建介紹,迄今已被各國和國際組織列為戰略性關鍵礦產的元素超過六十八種,特定礦物超過十種。與西方發達經濟體不同,中國的戰略性礦產界定更注重其經濟重要性和產業發展支撐性,而對供應風險考慮有限。

例如,稀土、鎢、錫、鉬、銻、銦、鍺、鎵、磷和螢石、石墨等無供應風險的優勢礦產,與石油、天然氣、鈾、鐵、鉻、銅、鋰、鈷、鎳、鈹、鈮、鉭、鋯等供應風險較大的短缺礦產,均被列入戰略性礦產。

石油、天然氣、煤炭、鐵、銅、鋁和磷等大宗礦產資源,也被列為戰略性礦產,則反映了目前這些礦產對中國經濟發展仍然發揮著關鍵支撐作用。

李建武說,「在美歐關鍵礦產戰略中,中國被視為主要對手,成為影響其戰略方向和措施的重要因素,這一點在美國的戰略中尤為明顯。」

供應鏈區域化、本土化 大勢所趨

他表示,關鍵礦產戰略是國家戰略的一部分,其制定和實施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政府統一領導和多部門共同參與。關鍵礦產安全依賴於整個供應鏈的安全,關鍵礦產供應鏈的區域化、本土化已是大勢所趨。

李建武指出,與美歐相比,中國仍缺乏國家層面針對戰略性關鍵礦產的統一管理和協調機制。在美歐推動國內礦產資源開發的同時,中國國內礦產資源供應能力呈下降趨勢,關鍵礦產供應鏈安全存在資源性或技術性短板,海外礦產資源投資也將面臨更大競爭和風險。

因此他建議,中國大陸應在中央層面建立戰略性礦產資源委員會,保障國內礦業健康發展,避免中國礦業過快、過早退出,以穩定國內資源供應這一資源安全的「壓艙石」。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