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裕國家到底應支付多少費用來拯救開發中國家的生態系統,各國態度分歧。圖/法新社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聯合國負責生物多樣性談判的高級官員17日表示,他們有信心達成一項重大協議,拯救大自然免遭破壞。
法新社報導,觀察人士曾警告說,目的在達成「自然和平公約」的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15次締約方大會(COP15)有可能破局,有關富裕國家到底應支付多少費用來拯救開發中國家的生態系統,各國態度分歧。
這次COP15會議由中國大陸擔任輪值主席國,但因中國大陸實施嚴格新冠疫情限制措施,場地改到正值隆冬的加拿大蒙特婁(Montreal)舉行。
開發中國家認為,已開發國家透過開採南方資源致富,就應支付費用給南方來保護生態系統。圖/美聯社
主持大會的中國環境部長黃潤秋17日表示,「非常有信心」與會代表將達成協議;加拿大方面也表示,已經取得「重大」進展。
正式談判議程預定在12月19日結束,但若有必要可以延長。
草案主要目標現在包括一項基礎承諾,即在2030年前保護世界30%的陸地和海洋。
但最大癥結點在於統稱「北方世界」(Global North)的富裕國家,應向世界大部分生物多樣性所在的「南方世界」(Global South)提供多少資金。
開發中國家認為,已開發國家透過開採南方資源致富,就應支付費用給南方來保護它們的生態系統。
有幾個國家已在締約方大會或在近期做出最新承諾,當中歐洲成為關鍵領頭羊。歐洲聯盟承諾,要在直到2027年的期間投入70億歐元(約新台幣2313億元),這是先前承諾的兩倍。
但這些承諾不但比觀察家說的所需額度低了許多,也跟開發中國家尋求的數字相去甚遠。
巴西率先提出這方面的要求,主張每年挹注金額應達1000億美元(約新台幣3兆980億元),遠高於目前的約略100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