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棄暖暖包可防潮 作培養土前務必這樣做

 |2022.12.15
11490觀看次
字級
圖/資料照片

【本報台北訊】周末首波寒流到,本島平地最低氣溫將降至6度以下,不少民眾已經開始準備各式「禦寒神器」,暖暖包最近又出現搶購潮,然而,用完的暖暖包該怎麼處理呢?

環保署曾經公告正確的處理方式,請民眾「務必打包好丟入垃圾袋,再交由垃圾車送至焚化爐妥善處理」。

廢棄暖暖包並非一次性大量集中焚毀,不會對爐體造成危害,而焚化爐的空氣汙染防制設備也可有效處理戴奧辛,避免排放到大氣中。

曾有園藝專家分享生活小妙方,暖暖包拆開後,可將粉末酌量倒在咖啡濾紙上,利用清水過濾,把鹽分溶出後再混入園藝盆栽的培養土中,因其內含鐵粉有助於植物成長,環保又省錢。

過去曾有社團體發起募集二手暖暖包活動,用來填補棒球場坑洞,鋪在紅土區可以避免長出雜草,或是把成分中的鹽分過瀘後,希望剩下的成分能讓草皮長得更好。

環保署解釋,暖暖包因為其成分含鐵粉、活性碳、鹽及吸水性樹脂等,屬複合性材質粉末,鐵粉接觸到外界的空氣與水氣,開始氧化產生熱,鹽則可催化鐵的氧化。

目前尚無適合的技術可有效將其回收再利用,若填補土坑或任意棄置,恐有環境汙染風險。

環保署建議,暖暖包含有活性碳,其實具有除臭、防潮的功能,可放在衣櫃、鞋櫃等處,但務必先確認已不再發熱,以免造成危險。

圖/台東縣環保局提供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