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雯茜
在職場工作三十幾個寒暑後,想想遠方有俄烏戰爭,近處有新冠疫情肆虐,加上希望留給年輕後輩機會,最近終於勇敢提早退休。而人生下半場該如何規畫呢?一開始有個天真的想法,想去體驗不同人生,兼差從事別的職場角色,一來也可以從做中學習。無奈一打開報紙求職欄,送貨司機、炒菜廚師、清潔人員、園藝師傅……等,真是行行出狀元,而我不過是一隻井底之蛙,自嘆不是斜槓人士。
另一方面似乎生命齒輪節奏也不由自主轉速到慢活的狀態(當然不是休眠!),慢條斯理、細嚼慢嚥、漫步慢跑……豁然領悟當務之急應是把之前的忙、茫、盲先斷捨離吧!
首先看看廚櫃中塵封已久的豆漿機、麵包機、鬆餅機,能運作的就開啟賢慧運作模式,為家人帶來些許飲食小確幸;要維修的、送人的、丟棄的,各有各自安頓去處。原先偶爾會手做饅頭、芋圓和艾草粿,現在再嘗試做韭菜盒子和蔓越莓司康等餽贈自用兩相宜。之前為了上班趕時間,水果總是切一大塊率性擺盤,現在則是一小塊一小塊優雅放置,無形中和家人共享居家的樂趣。
另外再好整以暇整理汗牛充棟的藏書,泛黃的舊愛和嶄新的新歡書籍們,捐贈、回收等各有歸宿,閱讀則可以散步三十分鐘到社區圖書館,一舉兩得。最大工程當然是整理衣櫃,上班和休閒服飾的比重重新調整,少購買新衣多惜福現有的,不合身材和年齡的,勇於面對割捨吧!然後在林林總總的整理後赫然發現自己擁有的物資真的太多,無形中也造成一種沉重的負擔。如此一想,退休也是另一種歸零,透過深度反思,收穫真不少!
其它如陪伴雙親、擔任義工、樂於學習、好友聚會、遊山玩水,甚至放空發呆,好不快活!蘇軾說:「雪沫乳花浮午盞,蓼茸蒿筍試春盤。人間有味是清歡」。「清歡」是自在清雅閑適、偷得浮生的深沉感知。人世間的好滋味就在於這些清新美好、令人喜悅的人事物之中,重點是需要慢活細細品味。
勇敢從職場退場,愜意過著粗茶淡飯的平凡日子,古人云:「不戚戚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令人渴望的退休理想生活展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