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思微兒
大學畢業後,我先在一所私立高中擔任輔導老師,然後轉換跑道到一間企管顧問公司做課程規畫與專案講師。結了婚嫁雞隨雞移居新竹,先後擔任過當地一所遊樂園和科學園區一間企業的教育訓練專員,等生了老大,在公公一句「既然找不到適合的保母,要不就辭掉工作,回家自己帶小孩」的建議之下,結束了七年的上班女郎職涯,回歸家庭、相夫教子。
細數過往,一路走來的工作內容都與教學相關,規畫教案、上講台授課、跟學生或學員互動、新進人員的職前與教育訓練……都讓我樂在其中,也從中獲得不少成就感。如今想來,小時候作文簿裡「我的志願」寫的「為人師表」,並不是「挑好聽的說」,而是真心誠意的志向,所以一直以來都是從事「類教學」的工作。
成為全職家庭主婦後,在孩子小的時候,我還可以充當「家庭教師」,指導兩個兒子的學校功課,稍稍滿足我當老師的慾望,但隨著他們逐漸長大,課業難度讓我力不從心,就不再有機會「角色扮演」了。
目前成年的兩個孩子都離家在外地工作,不必再張羅他們日常的生活起居,日子清閒了許多,有更多的時間和空檔可以自由支配、「為所欲為」時,內心那股「好為人師」的念頭就蠢蠢欲動了起來。
我不只坐而言也起而行地投了履歷去人力銀行,應徵兼職的補習班課輔老師,希望能以另一種形式來「重拾教鞭」,再續當初因為回歸家庭而中斷的職業生涯。
年過半百二度就業,心中忐忑在所難免,但相信重溫過往累積的經驗,自己會有能力勝任,而且依然存在的熱情,更應該是「樂齡就業」的最大助力。
隔了將近三十年,能夠有機會再度被人稱呼一聲「老師」,對我而言,還真的不只是件「小」確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