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太空總署「獵戶座」無人太空艙11日順利濺落於墨西哥太平洋外海,美國海軍立刻前往回收該船。圖╱法新社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完成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阿提米絲1號」(Artemis 1)任務的「獵戶座」(Orion)太空船,於美東時間11日下午12時40分濺落在太平洋,結束為期26天的無人任務;這是NASA重返月球的前哨任務,若一切順利,人類將在三年後再次踏上月球;NASA稱,將在2023年公布阿提米絲二號任務的組員名單。
艙內假人 偵測衝力、輻射數據
以古希臘太陽神阿波羅的姐姐、月亮守護神阿提米絲為名的計畫,曾因技術及天氣問題而屢次延遲,終於在11月16日發射升天,展開近一個月、總長140萬哩的太空之旅,最遠曾飛過距離地球近27萬哩外,距離月球最近時僅80哩,掠過阿波羅11號的登月點;在告別月球時,獵戶座還拍下一張絕美的半月形地出照片。
獵戶座11日上午返回地球,是本次任務中最重要的階段,因為太空船將以32馬赫、即32倍音速穿越大氣層,船體承受的溫度高達2760℃;穿越大氣層、進入地球之後,獵戶座張開3張降落傘,以20哩的時速,靜靜地濺落在墨西哥下加利福利亞(Baja California)外海。
獵戶座艙內,有3具裝有偵測器的假人,用於記錄真正的太空人出任務時,將承受多大的衝擊、多強烈的輻射等數據。
儘管NASA要做的事情還有很多,不過NASA人員已對任務結束感到興奮,NASA署長尼爾森(Bill Nelson)說,任務「幾近完美」,是重返太空的「歷史性時刻」;負責對外報告本次任務的納維爾斯(Rob Navias)更說,獵戶座穿越大氣層的表現「足以載入教科書」。
最快2025年 登月建永久基地
若是一切順利,NASA希望能在明年決定雀屏中選的太空人,最快2025年至2026年間讓人類再次踏上月球;不過,過去阿波羅踏上月球不超過3天,這次NASA希望能在月球建立永久性基地,然後在2030年代末時登陸火星。
獵戶座返回地球的日子,剛好也是1972年「阿波羅17號」(Apollo 17)任務中,截至目前最後一批登陸月球的太空人、瑟南(Eugene Cernan)和舒密特(Harrison Schmitt)踏上月球的日子;2013年去世的瑟南在離開月球時曾說:「我們還會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