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新10條 掀香港防疫過嚴爭議

 |2022.12.10
752觀看次
字級
中國大陸優化防疫新10條大幅放寬防疫,引起香港部份防疫措施是否過嚴的爭議。圖/ 中國新聞社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中國大陸優化防疫新10條大幅放寬防疫,引起香港部份防疫措施是否過嚴的爭議。香港大學專家金冬雁表示,港府應改變「新冠非流感」概念,取消進入場所掃碼,以快篩代替大規模核檢。

今年9月香港行政長官李家超表示,新冠病毒非一般流感,前者死亡率高很多。香港醫務衛生局局長盧寵茂同月也表示,「2019冠狀病毒病絕非如季節性流感般輕微」。

盧寵茂昨天面對立法會議員質詢時,仍堅持新冠病毒與感冒是完全不同的病毒,兩者死亡率越來越接近,但新冠病毒傳播力強很多。

香港仍有不少防疫措施被市民詬病造成不便,如進入餐廳、商場及菜市場等要掃描「安心出行」及顯示疫苗接種紀錄的「疫苗通行證」二維碼。

目前若某幢大廈發現有陽性病例,整幢大廈的居民都要進行強制檢酸檢測,高危場所如院舍員工及從海外抵港旅客也需進行核酸檢測。

然而,中國推行形同取消「動態清零」的優化防疫新10條,大幅縮小核酸檢測範圍和頻率,除養老院及醫療機構等特殊場所外,不要求提供核酸檢測陰性證明,不再查驗健康碼。各地可根據防疫工作需要可展開抗原檢測。

在香港,有意見認為應參考上述新10條的措施,進一步鬆綁防控。

香港大學生物醫學學院教授金冬雁向表示,香港的防疫觀念仍偏向保守,政府應改變「新冠非流感」的概念。從5月份開始,病毒有效繁殖率少於1.5,即1人感染傳染少於1.5人,較今年3月疫情高峰期低了約一半。

他說,香港已有足夠免疫屏障下,應將新冠病毒當成流感看待,如醫院不需要將所有新冠病人放在負氣壓隔離病房,可轉在普通病房留醫,減輕醫院的壓力。

金冬雁表示,應取消進入餐廳等場所掃描「安心出行」。「安心出行」原意是提醒市民曾到過的場所有確診者,但連政府日前也承認很少再用「安心出行」追蹤個案,所以無需再使用。

他表示,「疫苗通行證」原意是藉由進入餐廳等場所要查疫苗接種紀錄,從而推高疫苗接種,但目前香港仍有11萬名80歲以上老人未接種疫苗,政府應嘗試其他方法提高老人疫苗接種率。

金冬雁又表示,大廈強檢等可用快篩代替核酸檢測。

對於中國官方大幅鬆綁防疫措施,卻未有提及中港通關,金冬雁表示,目前中國主要顧及內防,要防止出現海嘯式爆發及死亡,相信通關是下一步。

他表示,反而香港應按自身的步伐實施海外入境「0+0」即完全免檢疫,給予中國開放邊境作良好示範。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