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陵蘭真的是Greenland!200萬年前曾是茂密森林

 |2022.12.09
3302觀看次
字級
研究顯示,格陵蘭北部地區在200萬年前,曾是有長毛象、馴鹿等生物棲息的茂密森林。圖/unsplash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科學家發表的研究顯示,現在一片貧瘠的格陵蘭北部地區,200萬年前曾是茂密的森林,除了是白楊木的家園,還有長毛象與馴鹿等令人驚奇的生物漫步其中。

法新社報導,科學家從永凍層中取得可追溯至200萬年前、迄今發現最古老的DNA,開啟了古遺傳學的新篇章。

研究共同作者皮德生(Mikkel Winther Pedersen)在「自然」(Nature)期刊發表新研究指出:「我們正在打破我們以為的基因研究界線。」

在哥本哈根大學(University of Copenhagen)擔任講師的皮德生表示,他們在格陵蘭最北的Kap Copenhagen發現這些DNA片段,這些DNA「來自今天地球上任一處都看不到的環境」,由於被冰凍在偏遠無人處,DNA一直保存完善。

格陵蘭伊魯利薩特(Ilulissat)冰峽灣。圖/余承翰

過去已知最古老的DNA來自1頭西伯利亞的長毛象,現在新技術讓科學家得以判定,格陵蘭這41個片段,比那頭長毛象的DNA還要早100萬年以上。

科學家首先得確定是否有DNA藏在黏土和石英中,再看能否從沉積物中取出DNA檢驗。

皮德生表示,「流經這個環境的河流,把礦物質和有機物質輸送到海洋環境中,而這正是這些陸地沉積物沉積的地方」。之後,在大約200萬年前的某個時候,「這片水下的陸地被抬高,成為北格陵蘭島的一部分」。

團隊2006年開始研究後,現在已可描繪當地200萬年前的景象。團隊表示:「這裡以前是森林環境,有長毛象、馴鹿以及兔子跑來跑去,植物種類繁多。」他們發現了102種不同的植物。

圖/美聯社

值得一提的是長毛象曾出現此地,過去從未在這麼極北之處發現牠們的蹤跡,這讓研究人員更了解物種的適應力。

200萬年前,格陵蘭氣溫較現在溫暖攝氏11~17度,但在這個緯度,夏天為永晝,冬天為永夜。皮德生表示:「我們在任何地方都看不到這種環境,在今天地球上的任何地方,都看不到這種物種的混合。」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