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助癌症治療加分 多數男病友不願自學都靠妻子

 |2022.12.08
943觀看次
字級
癌症病人除了要接受正規治療,有系統的學習營養知識,也能為癌症治療加分,三高、情緒、疲倦、疼痛、生活品質都獲改善。圖/Unsplash

【本報台北訊】癌症病人除了要接受正規治療,飲食營養也要顧好,才能為治療加分,癌症關懷基金會分析701位飲食指導專班參與者資料,結果發現,3個月有系統的學習營養知識,不但能為癌症治療加分,三高、情緒、疲倦、疼痛、生活品質都獲改善,可惜的是罹癌率較高的男性參與人數遠低於女性,希望此次調查結果喚起更多男性積極學習照顧自己的健康。

癌症關懷基金會執行長黃翠華表示,基金會北中南三區每年開辦4梯次癌友飲食專班,至今已開課37梯次,有營養師提供一對一飲食指導,照顧超過千名病友家庭,這次與台北醫學大學合作,分析歷年參與專班的701位學員資料,其中48%為乳癌,肺癌12%、大腸直腸癌8%、婦科癌症8%。

701名學員有85%是女性,男性僅佔15%,6成學員為癌症第一、二期,且以女性為主,男性則是第四期比例最高,顯示女性較早積極採取抗癌行動。

來上課的男性學員當中,也有少數非常認真,樣樣自己來、三餐自己準備,但大部分男性會找太太來陪上課,有些人還會叫太太幫他寫飲食日記,不想要自己去積極掌握這些健康識能。

結果發現,經過3個月的學習和追蹤,需要增重的癌友可以在3個月內最多增重4公斤,需要減重的癌友可在3個月內減重達6公斤。

癌友寫的飲食日記。圖/邱宜君

學習前有肝功能、血糖、血脂、尿酸指數過高的癌友,或是因癌症治療導致白血球低下或貧血的癌友,3個月後數值都有顯著改善;經過學習,癌友每天攝取的食物種類從平均19種增加到27種,憂鬱或易怒等情緒問題,疲勞或睡眠困難的問題,也在國際通用的量表測驗下看到顯著的進步。

協助過許多乳癌和大腸癌病友,黃翠華觀察到這兩種病人罹癌前都有些共通的飲食偏好,乳癌和大腸癌病人都有飲食脂肪比例過高的問題,年輕的乳癌病人很多都超愛吃甜食,大腸癌病人則是幾乎沒在吃全穀類,纖維攝取量很低。

黃翠華表示,飲食專班的營養師會抽絲剝繭找出問題,並且協助他們循序漸進改變習慣、建立正確觀念,比如很多人不知道,纖維攝取要達標,最重要不是吃蔬菜,而是全穀類,一碗全穀雜糧飯的纖維含量可能是是一碗煮熟蔬菜的10倍以上,如果因為怕胖而不吃飯、只吃菜和動物性蛋白質,就很容易變成高油、低纖維的飲食。

黃翠華遇過有些癌友不想做正規治療,就跟營養師說「我完全相信你們!我不要接受治療!」,黃翠華都會跟他們說,腫瘤細胞長得飛快,光靠食物太慢了、追不上,一定要接受正規全套治療,飲食只是輔助,讓身體可以挺過辛苦的癌症治療過程、幫助治療發揮效用。

圖/Unsplash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