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風景繪葉書》泊船

遠足文化 |2008.04.29
765觀看次
字級

許多早期淡水漁船的圖案,顯然是沿襲石川欽一郎「泊船」圖中的模樣,只不過當時船身較大,有桅杆、有帆,這就是清末年間往來大陸和台灣兩岸的戎克船。

台灣戎克船身的彩繪是廟宇裝飾的延伸,鮮豔活潑,紅綠強烈對比,並且每船頭尾必畫出一對圓球,宛如鯨眼探路,緩緩巡梭於淡水河水域。

一九二年代淡水港邊戎克船隨處可見,對石川欽一郎來說猶是新鮮景觀,每艘戎克船有三桅,「泊船」畫面上有十幾支桅杆直衝天際,增加了空間的豐富性。

戎克船曾經是台灣茶葉外銷的運輸功臣,亦是早年移民的主要交通工具。「戎克」一詞原非中國語,但卻是中國船。十七世紀大航海時代,葡萄牙與西班牙船隊來到東方,他們在南亞語系圈進行傳教和貿易,中國帆船也在這裡活動,透過馬來語的訛音,再經一次轉譯,就變成戎克了。

後來中國人漢譯稱做「戎克」,戎克載運來自中國沿海的移民,也輸入民生用品來台灣;台灣船頭行也自備戎克船,航行兩岸做起生意來。

一九二年代淡水港呈現蕭條景象,戎克船也逐漸沒落,「泊船」一泊可能就是經年,但已成為當年淡水河岸獨特景致。

戎克的英譯為JUNK,據推測,JUNK是閩南語「船王」的訛音轉化過來的。



絏石川欽一郎 「泊船」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