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取自臉書
【本報台北訊】近年來花東地震頻繁,光是今年918地震的餘震就超過170起。不過根據氣象局統計,過去1年來,全台收到最多國家級警報的縣市第1名為台東市,其次是花蓮縣,第3名居然是嘉義縣,有部分縣市則是一次都沒有收到。
根據氣象局統計,從去年11月20日至今年11月20日止,最常收到國家級警報的縣市為台東市,總計發出20次,其次是花蓮縣17次、嘉義縣11次、彰化縣10次:南投縣、雲林縣、嘉義市則同樣位居第5,各收到10次之多。
此外,宜蘭縣收到7次、台南市6次、屏東縣4次、高雄市2次;北北基桃竹、竹縣、苗栗、台中則都是各1次。離島的金門、澎湖、馬祖則是1次都沒有。
今年9月17日至19日,多起強震出現台灣東部,其中,又以9月18日下午2時44分在台東池上鄉地震最為驚人,芮氏規模達6.8、最大震度6強,是新制震度分級上路以來首見。
氣象局也在「報地震」臉書粉絲團上表示,台灣位處於板塊交界帶,地震頻繁,氣象局致力於開發地震預警系統,希望可以在地震波抵達各處之前,提早警示大家盡速避難。然而,為了避免中小型地震、無嚴重致災風險的告警訊息造成民眾困擾,發布條件有兩個標準,一是預估地震規模 5.0 以上,二是預估震度達4級以上。
氣象局表示,由此可知,即使某次地震預估規模5.0以上,但所在地區預估震度未達4級的話,還是收不到。
中央氣象局局長鄭明典也在臉書分享此訊息,並表示「不要誤會,真正的邊緣人其實並不多」。鄭明典說,警報次數多不要嫌吵,那是風險高;次數少不要埋怨,那是相對穩定的地質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