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指揮中心昨天宣布,考量疫情趨緩,邊境及社區防治政策穩健鬆綁,規畫明年1月1日起,不具健保身分的非本國籍人士在台期間確診,需自付確診隔離治療費用。
現行民眾於國內確診後,隔離治療或隔離治療期間相關醫療費用,不分國籍、或是否具健保身分,均由政府預算支應。依據監測資料顯示,今年截至11月28日止,非本國籍人士確診個案數計26萬929例,占本年確定病例數3.2%,其中112例為中、重症個案。
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因應入境旅客人數穩定成長,預計自明年1月1日起(確診隔離起始日),調整確診隔離治療費用支付對象,以確診當下身分別為主。不具健保身分的非本國籍人士如在台期間確診,確診隔離治療期間相關費用由個案自行負擔。
莊人祥指出,但是具中華民國國籍者(不論是否具健保身分)、具健保身分的非本國籍人士以及在台受聘僱外籍人士,包含藍領移工、白領應聘、失聯移工、境內僱用外籍漁工等,確診隔離治療期間相關費用,則依然由政府預算支應。
此外,國內昨新增1萬209例本土個案,是4月27日以來、相隔222天最低,另新增35例境外移入個案、22例死亡個案。莊人祥表示,和上周同日相比病例數降3.5%,疫情仍在下降中。
Omicron亞變異株BQ.1和BQ.1.1已成美國主流毒株,但國內疫情仍以BA.5變異株為主。上周本土定序出2例BA.2.75及1例BQ.1,均為二度感染。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不論本土或境外個案雖一直有零星的新興變異株,但都還沒有超過1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