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光片羽】法庭外的《判決》

文/胡正文 |2022.12.03
1934觀看次
字級

文/胡正文

故事始於一件宗教爭議,一名十七歲少年得了血癌,器官已無法造血,亟須輸血來維持生命機能,但是家庭信奉「耶和華見證人」,教義闡明血液是神聖的,不得與他人混合,醫院基於人道主義要求強迫輸血,法庭上醫學與信仰各執一詞,因此,法官決定破例訪談瀕死的男孩,以深入理解這位少年自身的想法,劇情從此由兩條支線展開。

無視僵化的教義

Fiona是位生活拘謹在法律界人人敬畏的高等法院法官,工作為重的她,下意識地用著忙碌迴避許多婚姻中待解決的問題;一天,丈夫無預警的以長期疏忽冷淡有名無實為由,提出外遇需求表示抗議。她口頭上警告丈夫傑克,內心卻也開始慌亂,思考種種,同時間,她接下了一樁仰賴法官判決,表面是宗教爭辯、實質關乎生死的案子。

Fiona到病房探視十七歲少年Adam,開頭就說:「人的內心都是盲從的羊。」明白指出虔誠信徒無視僵化教義,不知彈性調整。

Adam問:「你是來改變我心意的嗎?」

Fiona:「我得替你做最好的打算,要確定你清楚自己在做什麼?」接著說:「血癌是重症,你在可以輸血的時候卻拒絕,你讓父母與長老牽著你的鼻子走。」

她話鋒一轉:「但是也有些人認為你很聰明,我們要讓你自殺嗎?應該允許你這麼做?」

Adam篤定的回應:「讓我踏上正義之路,這是我的決定與選擇。許多法律沒有明確規範是對是錯的事,為什麼人們就是有辦法知道哪些是錯的?法律與道德,兩者的憑據到底是什麼?」

Fiona最後提出:「你知道不輸血的結果是除了死亡,還有其他的狀況嗎?那是一輩子失明、腎臟衰竭與心智受損,你覺得那還會取悅上帝嗎?如果一輩子都這樣過,你準備好了嗎?」

Adam聽後大聲的回以:「我會很厭惡、很厭惡,但我會接受。」說話的當下情緒起伏,此時身邊監控儀器鈴聲大作,他別過臉掩飾流下了的淚水。

平等生命的對話

法官不只是探望這位少年病患,她更以成人的平等高度與少年進行生命的對話,她看到一位男孩堅定的選擇,也看到即便是在病榻前,仍不放棄學吉他的少年,生存的想望已不言而喻。因此Fiona法官以教會規範不該違背個人的幸福,限制其未來的發展為由,判定醫院方勝訴。

男孩因判決造成生命的劇變,他開始視Fiona為人生導師,在內心將她當成知性感性的典範,他傳語音訊息、寫詩、寫信,最後甚至跟蹤,在失去父母與宗教的精神依歸時,Fiona的接納與傾聽無疑是他的救命繩索,甚至魯莽地說出:「我可以住到你家嗎?」這些都堆疊出劇情的另一波高潮;基於倫理界線,Fiona只是冷面的拒絕,如此刻意的疏離則成了少年最後致命一劍。

《判決》拋出一道又一道問題,詢問劇中角色與銀幕外的觀眾,導演更透過鏡頭以仰視的視角取景,讓Fiona 站在法律最高點的位置時,同時也面對著自己無力的生活與婚姻,提醒人們理性與感性碰撞時的抉擇。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