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布瑞塔妮心臟移植的尼維斯(右),二十二日見到捐贈器官的牛頓家人,布瑞塔妮的妹妹布里妮拿著聽診器聆聽姐姐的心跳聲。圖/美聯社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美國紐約三十歲女子布瑞塔妮.牛頓 (Brittany Newton) 去年因腦動脈瘤病逝,家人悲痛萬分。不過,本月二十二日牛頓一家人又能再次感受到她的「存在」。
他們在紐約布朗士蒙特費爾醫學中心(Montefiore Medical Center),與接受心臟移植手術的米莉安.尼維斯 (Miriam Nieves)見面,藉由聽診器感受布瑞塔妮的心臟在尼維斯的胸膛跳動,全家人都相當激動。
對捐贈者的感激 怎樣也說不盡
根據《華盛頓郵報》報導,現年六十二歲的尼維斯去年四月移植手術成功之後,第一次見到牛頓一家人,激動抱住器官捐贈者布瑞塔妮的媽媽及姐姐,直說:「我非常感激,感謝科學的偉大、感謝我的家人和上天。但我對捐贈者的感激,怎樣也說不盡;他們是我的天使,因為他們讓我的人生有了第二次機會。」
尼維斯曾是一名專業的公關人士,三十年前她戰勝毒癮,卻感染人類免疫缺乏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又稱愛滋病毒),後來腎臟出問題,還出現心臟衰竭,為了找尋匹配器官以便移植,醫院擴大搜索範圍,將HIV陽性的捐贈者一併納入,也就是布瑞塔妮,而牛頓一家也在她死後才得知布瑞塔妮已感染愛滋病。
醫師將布瑞塔妮的心臟及腎臟成功移植到尼維斯身上。布瑞塔妮的妹妹布里妮.牛頓(Breanne Newton)拿著聽診器聆聽姐姐的心跳聲,尼維斯表示,「動過器官移植手術後一直感到很有活力」,布里妮感動地說:「那就是我的姐姐。她是個很有活力的人」,還指出:「我們非常感激,這是一種祝福。」
愛滋感染者移植 創下全球首例
多年來,外科醫生一直在將HIV陽性捐贈者器官,移植到HIV陽性接受者身上,但布瑞塔妮捐心臟給尼維斯,是全球首例HIV感染者,對HIV陽性患者的心臟移植手術。
蒙特費爾醫學中心心臟移植專家薩伊德(Omar Saeed)說,他相信類似手術仍會持續進行,「因為我們已經證明它是安全的」。傳染病專家赫米吉(Vagish Hemmige)也說:「需要心臟的人比可用心臟多。HIV心臟移植計畫,可以讓HIV感染者得以接受HIV感染者器官移植手術,除了延續拯救生命,也能讓HIV感染者捐贈的器官獲得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