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青蕉樂團」四名團員投入香蕉種植、加工品製造及音樂創作,為地方產業創生。圖/記者王淑芬
【記者王淑芬高雄報導】一身台味的裝扮在舞台上邊彈邊唱「找到所在種下理想的人生……種下你的青春」,台青蕉樂團的四名夥伴十四年來分工種植香蕉、烘焙香蕉蛋捲等加工品,也用歌聲唱出對土地的情感,盼透過地方創生找回旗山風光的歲月。
稻作收成季節的一個周末清晨,樂團四名成員放下手邊的工作,受邀在一處收割稻田的中央為中山大學管理學院「金風稻歌」的活動表演。團長主唱兼鍵盤手王繼維賣力彈唱《種下青春》,唱出旗山小鎮青年在遽變的時代有著不變的初衷,期待旗山再現昔日「香蕉王國」的風光歲月。
王繼維因為父親是教職,長大後才看到農民辛苦,也感受到蕉農雖想承續旗山「香蕉王國」的美譽,卻屢屢因為盛產而飽受賤價之苦,於是他呼朋引伴投入「為香蕉找出路」的社會企業。
整株生產利用 做全方位行銷
從攻讀成人教育研究所時期開始,王繼維找到喜愛音樂的朋友組成台青蕉樂團,用音樂傳達對家鄉作物的情感與土地的熱愛。
台青蕉樂團以理念串接「台灣、青年、香蕉」的意象,用鄉村歌曲做基底,再融入搖滾樂,讓音樂有在地性也有流行元素;尤其字字句句充滿對土地情感的想望,也代表青年的覺察及省思。
隨著農業青年返鄉的浪潮,台青蕉樂團租用閒置土地種植香蕉、研發香蕉加工品,用香蕉脆片、香蕉酵素、香蕉蛋捲、香蕉布染等,整株性的生產利用,加上他們全方位的行銷,如今擁有七分香蕉田是樂團的創生園區。
樂團自二○○八年起陸續發表音樂作品,一首首從農村出發,為香蕉產業發聲的音樂,充滿了對家鄉土地的情感。至今已累積超過六百場演出。
《種下青春》是台青蕉成軍十年重要的里程,他們不失文青的熱情與真誠的感動,備受校園學子歡迎,還獲得二○二二年高雄市文化局新世代台語歌曲創作,並收錄到「南面而歌」的原創音樂之中,讓他們一路上為故鄉的努力被看見。
吉他手郭合沅負責香蕉栽種、貝斯手王繼強做社區發展、王繼維研發香蕉加工品、鼓手顏全禾音樂教學等,四人在志業中各居要職,閒暇時則用音樂唱出對土地及香蕉產業的情感。
提供津貼住宿 鼓勵民眾參與
台青蕉計畫二○二三地方創生將推動「半農半X計畫」,提供每個月固定生活津貼及住宿半年時間共五個名額,鼓勵對土地有熱情的民眾用藝術、工程、美食或任何想像,協助旗山再創新局。
四名各有專長的青年走出舒適圈選擇用土地、音樂做為人生發展的方向。談到未來的志業目標,王繼維相信「撒下種子、必有收穫!」即使志業發展有不確定性,不過他認為那是一門向大自然學習的「地方學」,總要有人去求精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