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接棒啟蒙計畫
吳儀君Yvette是一位科技業「品牌行銷經理」,這個領域的工作內容,是透過視覺及文字包裝品牌、科技與產品,吸引受眾注意力,讓用戶看到行銷內容時,腦中出現「我就是在找這個!」的想法,創造價值轉換。
把好產品介紹給需要或可能需要的人,這是行銷的價值,可以發生在許多生活情境中。她提醒,社會對品牌行銷有誤解,行銷並不只是如電影演的,經常穿著俐落套裝上台提案的華麗行銷,多數時候是扎實的研究準備以及提案執行。
要從事這份工作,她認為需要的基本能力是要能夠好好說話、清楚表達,不僅要讓主管或跨團隊認同,更要讓潛在用戶買單。
若想要了解這個領域,她推薦一本好書──《行銷 5.0》,由行銷學之父菲利浦.科特勒 (Philip Kotler)博士撰寫,描述了科技與人性完美融合時代的全方位戰略,運用MarTech(行銷科技),設計顧客旅程,開啟數位消費新商機。
關於品牌行銷工作,她提到成就感的來源,是看到各種形式的用戶肯定。行銷要把關來自多元社群平台的公開評論及私訊留言,每當看到用戶對產品表示肯定,留言鼓勵,就值得馬上傳給團隊分享。
成為科技業品牌行銷超過十年,她自認因此而開始隨時留意世界的變化與脈動,尤其是科技新知。
觀察品牌行銷的未來趨勢,她提到,目前數位行銷積極應對如何傳遞精準資訊的同時,也要兼顧隱私權保護。她說:「如同《行銷 5.0》所述,行銷人如何運用科技做出正確決策,才是最重要的。」
在學生時代時,多次在珠寶展/婚紗展打工,從與顧客打招呼,以婚紗目錄呈現款式,邀請進到攤位了解,轉換成潛在交易價值,在過程中她真實體驗了整個行銷的過程,種下了心中對此領域有興趣的種子。在美國完成MBA的過程,各種行銷案例分析,進一步讓自己對行銷產生濃厚的興趣。
出社會後,先做了高階主管祕書,但發現自己還是對數位行銷工作有憧憬,才決定正式轉換跑道進入品牌行銷領域。回想成為科技業品牌行銷的過程,她說:「不確定自己適不適合這條路嗎?年輕就是本錢,去嘗試做過就會知道。」
她給對此領域有興趣的學生們的建議是,實際做些嘗試練習,設定自己喜歡的主題,搜尋資料,分辨、彙整有用的資訊,當作話題與親友分享,並思考別人對這個主題的反饋與想法。
最後她想對老師說的是,學校教育可以多引導思考與鼓勵提問。她發現職場新鮮人大多能完美照著做,但較無法獨立規畫並主動發言。 (Ryan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