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今年是接續2020、2021年後,太平洋迎來的第3年反聖嬰現象。中央氣象局簡任技正陳孟詩表示,連續3年反聖嬰現象不多,上一次是1998年至2000年。反聖嬰現象會導致夏季颱風生成機會變少、秋冬東北季風增強,基隆、北海岸、東半部多雨。
有宜蘭民眾發文嘆:「宜蘭一年365天有300天在下雨」並指出,蘇澳已經連下29天雨。根據氣象局的自動測站紀錄,蘇澳西帽山,今年累積雨量已達1萬多毫米,成為台灣第一個年雨量破萬的地點。
陳孟詩說,反聖嬰通常以2到7年為一周期,發展於春末夏初,秋末冬初達最強,作用力影響全球。以台灣受到影響來說,夏季颱風生成機會變少,但到了秋天,東北季風增強,基隆北海岸、東部地區容易下雨,甚至會有豪大雨,但相對中南部會因為夏季颱風少而進入枯水期。
陳孟詩表示,反聖嬰通常會讓冬天氣溫變低,但這幾年全球暖化趨勢與反聖嬰作用相互抵銷,所以不見得冬天就會很冷,但她預估明年春天偏低溫,降雨狀況則很難說,必須視當時大氣環流配置而定。
她指出,自1950年監測資料以來,連續3年反聖嬰現象出現次數不多,過去僅1973到75年,還有1998到2000年,目前也沒有連續4年的反聖嬰,預期明年就會回到正常狀態。陳孟詩強調,每個反聖嬰事件都不相同,歷史上從來沒有一模一樣的反聖嬰。
反聖嬰牽動了全球氣候的變化,提高台灣秋冬季的豪大雨機率。有宜蘭民眾發文嘆「宜蘭一年365天有300天在下雨」。蘇澳氣象站主任呂玉璇表示,就觀測資料來看,西帽山從今年的10月5日到11月8日,只有一天沒有下雨,奪下台灣雨極寶座,但因為是自動測站,不列入歷史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