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為山友奉茶 揹水義工再添柴山最美的風景

王淑芬 |2022.11.09
7644觀看次
字級
爬柴山可以欣賞瑰麗的山林美景,而山上特有的揹水奉茶文化,再添美麗的風情。圖/柴山義工總部提供

【記者王淑芬高雄報導】一天沒到柴山走走就渾身不對勁,有時興起一天來回3趟,柴山就像是他們的灶咖!一群「柴山揹水義工」接力天天揹水上山,樂於為山友煮茶奉茶,其中揹水逾30年的「生哥」被喻為「山友盟主」。

年輕時在報關業服務,有過一段貪杯的人生,一次偶然的機會和朋友相約爬柴山,他感受到大自然淨化性靈的魔力,此後有空就爬山健身,讓洪木生有一種「人入山成仙」的感覺。逾30年的光陰,他說忙碌的工作因為有爬山健身得以放空、紓壓;尤其每一趟的回程總是帶回滿滿的幸福感!

圖 /記者王淑芬

天天上山,為了讓自己及三五好友都能喝到一口回甘的好茶,於是他每趟都揹著20公升的茶水在山上喝茶會友。隨著時間的累積,朋友變多了,茶水量也增加了,剛開始洪木生可以多爬幾趟,後來山友響應奉茶,於是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隨他揹水上山,除了鍛鍊體力,也因為以茶會友,人緣、人氣都加分,於是以「生哥」為號召的「柴山志工隊」逐漸成形,並掛牌「柴山志工總部」,成為山友聚會、路過歇腳的據點。

「生哥」的熱情獲得近百名好友的迴響,體力好的山友準備20公升的膠桶,初學者體驗5公升、10公升的負重,他們在登山口注滿水,一路上山儲水煮茶,奉茶區已成為山友登高休息的驛站。

雖然只有約300多公尺的海拔高度,不過蜿蜒崎嶇的路徑,即使腳程快也要約1個小時才能攻頂,沿路蓊鬱的老樹、涼爽的林蔭棧道,山友走累了就歇息,在雅座、盤榕、七蔓3個據點都有茶水供應;更厲害的還有一桶桶的青草茶、養生茶、洛神花茶等都是山友自發備料煮茶,天冷還有驅寒的薑母茶等多重的選擇,可見柴山山友無私、分享的開闊心胸。

「來唷!喝杯茶解渴!」不管晨、昏,初來乍到、或是熟客,柴山因為有一群熱情的山友,山上永遠溫暖熱絡,即使彼此不認識,但溫潤的茶飲當話題,大夥談天說地,隨興自在的表達,有人聊風景、有人看河海,山林植物、獼猴等都有道不盡說不完的趣聞軼事。

圖 /柴山義工總部提供

因為山友熱情、友善的招呼,讓柴山特有的奉茶文化慢慢滋長、擴散,已成了可以媲美柴山瑰麗山林的風景。

為山友奉茶,義工出錢出力,令不少人感動也想慷慨解囊,但卻都被洪木生婉拒了,他說「就是要結緣」,30年來沒有間斷,即使假日遊客一波波上山,茶水依然不斷,洪木生重複說著「就是要和大家結好緣,共享山林之美。」

看到揹水義工出錢出力上山奉茶,市議員黃柏霖愛心不落人後,只要有空就爬山健身,並成為揹水隊的一員,14年來趟趟揹水20公升,他用體力、汗水和山友博感情,已經爬山揹水795趟次。

圖 / 記者王淑芬

爬山練腳力的還有就讀國中3年級的吳宇軒,從小學4年級就隨父親上山,6年來,他也能趟趟揹負6公升的茶水,成為「青世代揹水義工」,跟著年長山友上山奉茶;他不僅看到大自然的瑰麗,也因為柴山特有的奉茶文化,成了被傳頌的風景。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