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23RF
文/小C
你知道嗎?其實說到地下水,它可是無處不在的,如果能允許補給的話,地下水可以在許多地方一直存在著,即使在乾燥的條件下,也可以通過補充河流和溪流來維持地下水的流動。
地下之水 多於河湖
那麼地下水是什麼水?在哪裡呢?地下水指的是在地下的土壤、沙子和岩石裂縫與空間中所發現到的水。它儲存在稱為含水層裡,在土壤、沙子和岩石的地質構造之間,還會緩慢流動著,而且地下水在含水層中能停留的時間差距很大,從幾天或幾周,甚至到一萬年或更長時間都有可能,因此現在整個地球上大約有8千4百萬億噸的地下水,這個量大約是地面上淡水湖泊與河川加起來總量的67倍多。
由於地下水所在的含水層由礫石、沙子、砂岩或破碎岩石所組成,水的可滲透性,讓它穿過這些材料並且連通空間,因此地下水流動的速度取決於土壤或岩石中空間的大小以及空間的連接程度。
來自天降 滲入岩層
那麼含水層中的水又從哪來?大部分的地下水來自於降水,當雨、雪等降到地面,一部分成為地表逕流,一部分蒸發掉,剩下的部分則沿岩層空隙滲入地下,成為地下水。而我們從井裡提取地下水時,井就是地下水的管道口,一旦地下水位低於井底,淺井則可能會出現乾涸無法抽取,另外稱為自流井的井,則會因為自然壓力迫使水向上流出井外,不需要人工抽取。
充滿在含水層的有水區域稱為飽和帶,區域頂部稱為地下水位,地下水位可深可淺,上升或下降則取決於許多因素,例如:大雨或融雪可導致地下水位上升,而大量抽取地下水則會導致地下水位下降。
時至今日,地下水的提取為超過50%的美國人口提供了飲用水,其中包括接近100%的美國農村人口用地下水灌溉農田,實際上也用於家庭、工業和商業用途,小朋友,你現在是不是對地下水有多一層認識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