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好校園】嘉義新港國中 落實三好 愛心關懷人事物 文/人間社記者周美瑩 |2022.10.24 語音朗讀 24258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文/人間社記者周美瑩圖/ 新港國中、宋彩玉 提供 嘉義縣新港國中成立於1955年,原本是省立嘉義中學新港分部;1961年獨立為新港中學;1968年政府實施九年國教,改制為新港國中,是新港鄉的文化搖籃,目前全校有30班,學生人數735人。學校位於新港鄉「媽祖信仰圈」內,每年農曆三月大甲媽祖遶境新港進香為台灣的宗教盛事,學校也藉此舉辦「信仰與生命教育」書展,讓學生探索宗教信仰與生命的意義,從關懷身邊的人事物做起,確實實踐三好。 校長林婉鈴指出學校要帶給孩子的基本素養是「品格」與「恆毅力」,讓孩子具備道德操守,以及面對失敗和挫折的勇氣與能力,教育孩子有熱情、有耐心、能汲取教訓,在人生的道路上,都能成為「有品、有夢、有衝勁」的有為青年。 為了培養孩子的語文能力、組織能力,學校在閱讀課程方面,著重於文學閱讀及讀報教育,透過讀報了解國際時事、吸收多元新知、提昇國際觀;學生每天接觸《人間福報》正向的文字報導,對於品德的提昇與文化的涵養有莫大助益。 輔導室主任劉倩伶介紹學校推動《人間福報》讀報計畫已有十餘年,全校師生在「晨讀時光」透過閱讀《人間福報》與《好讀週報》,同時鼓勵學生撰寫心得,由每班推派一名學生「與校長有約」,並將讀報心得貼在布告欄,與全校師生分享。 學校跨域課程「嘉有一寶,有您真好」是由教師帶領學生前往社區長者家中,以實際行動落實三好。在陪伴長輩聊天、引導做柔軟操、為長輩修剪指甲、打掃環境、清潔電器等,並協助整理環境的過程中,了解老年人的生活、要面對的難題與心理感受,讓學生更具同理心、懂得尊敬長輩,也更體會付出與服務利他的意義。衛生組長王葦婷感謝參與的校外人士與校內師長,帶孩子放下書本,走出教室,給予他們許多實際且正向的學習機會。 為了讓學生懂得感恩,勇敢把愛說出來,學校舉辦「三好之星」卡片設計選拔,由學生設計參選,經全校票選後統一製作。發給學生寫下內心話,在母親節與教師節由學校統一寄出,藉此增進親子感情。班級導師葉思欣分享道:當家長收到卡片,看到孩子所寫的字句充滿感恩與愛意,明瞭孩子內心的想法,都表示非常感動。 大家都清楚,在國中教育階段,除了學科專業的學習之外,提供學生實際體驗的機會,培養正確態度也很關鍵,誠如嘉義新港國中以各項具體活動落實三好,學生懂得關懷周遭人事物,未來必能成為更好的人。 前一篇文章 【讀後心得】疫情有感 下一篇文章 【教學線上】佛光在人間 福報在均頭 熱門新聞 01【視覺DJ】湧泉洗衣池2025.04.2702【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3林育嫻 讓森林療癒變成生活方式 2025.04.2604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5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6【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2025.04.2707【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8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9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10社論--國民黨該反省2025.04.27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普門寺讀報教育走入校園 涵養正知正見的三好學生《人間福報》走進阿里山鄒族部落小學 十字國小 作者其他文章【雲林.台西】阿拉伯回族後裔 國境之西添傳奇雲林講堂佛粥飄香 大眾接福雲林.大埤 酸菜故鄉紅毛埤 台灣傳奇木乃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