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社記者依恩綜合外電報導】南韓佛教曹溪宗總務院文化部暨佛誕節慶祝委員會活動企畫團,聯合舉行「燃燈祝祭的歷史與傳統」學術研討會,作為迎接二○○八年佛誕節熱身活動之一。
在首爾韓國佛教歷史文化紀念館國際會議廳,十八日許多學者齊聚對佛誕節祝祭進行學術性的研討,其中,高麗大學教授田慶旭(音譯)發表「燃燈的起源與歷史的展開樣相」,安東大學教授金明子(音譯)發表「以歲時風俗來看燃燈會和觀燈活動」,佛教儀禮研究所長彌燈法師(音譯)發表「日帝強占期燃燈祭考察」,還有全南大學教授羅慶洙(音譯)、中央大學兼任教授鄭亨吾(音譯)等人參加。
韓國的燃燈起源始於新羅景文王六年(西元八六六年)正月十五日,及西元八九○年真聖女王在正月十五日至黃龍寺觀看燃燈活動。
高麗時代奉佛教為國教,燃燈會與八關會是高麗兩大有名節日。從高麗二十三代的高宗三十二年(一二四五年)起,正式訂定四月八日佛誕節為燃燈節。到了朝鮮時代,官方停止燃燈活動後,成為民間民俗。日本統理時期則舉行灌佛儀式及提燈遊行,解放後才開始有提燈遊行。
到了一九七五年,四月八日佛誕節成為國定假日。隔年開始,提燈遊行從汝夷島到曹溪寺間舉行,一九九六年改稱為「燃燈祝祭」並擴大舉行,增加其他多元化活動,如燃燈法會、佛教文化廣場、佛教嘉年華會之外,同時全國各地寺院於街道掛燈,並率佛教徒上街提燈遊行,進行競技綜合活動,熱鬧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