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story85】歷史學家 貝特妮打破性別成見 重現古文明精神

文/楊慧莉 |2022.10.22
8081觀看次
字級
貝特妮志在挖掘與照亮每個故事的價值。圖/推特
貝特妮拿著探照燈,帶領觀眾去探索一段埋藏在地底下的歷史。圖/推特
貝特妮也帶領觀眾一窺伊麗莎白二世曾待過的馬爾他處所。當時,尚未登基的女王在此覺得很幸福。圖/Daily Mail
貝特妮身處所愛的古都伊斯坦堡,探究當代世界是如何形塑的。圖/推特
貝特妮(左)甚至會下探到海底,帶領觀眾去尋找一些深具歷史意義的器皿。圖/推特
圖/推特
巴黎的咖啡文化有濃濃的人文味。圖/推特

文/楊慧莉

人類文明進程,從古到今,一脈相承。史實,不管發生時多麼驚滔駭浪,因已成過往雲煙,很難引起共鳴,除非連結地景,透過專人生動而人文的講解,讓人彷彿穿越時空,重回事發現場。當今,有此本事之「專人」寥寥可數,貝特妮即是其中之一,而她的女性視角也補足了歷史向來以男性角度出發的缺憾……

尋幽訪勝
說古論今看見人生智慧


貝特妮‧休斯(Bettany Hughes),成長於倫敦,是英國歷史學家、作家、廣播人和節目主持人,專長為古代和中古世紀的歷史和文化。她也是牛津大學的學者,在牛津和劍橋大學教過書;近年,加入倫敦新人文學院,成為歷史系教授。二○一九年,她以在歷史方面的專業貢獻,獲頒大英帝國勳章。

行腳節目始祖

過去二十五年來,貝特妮以各種方式積極傳播古文明智慧,包括出版了幾部擲地有聲的歷史暢銷書──獲獎之餘,還被翻譯成多國語言。對她而言,歷史不是窩藏在教科書裡,而是在世界各個角落,那些知識已化身為各種「寶藏」,供世人行萬里路,去到儘管人事已非、景物依舊的現場,仍能因目睹而感受歷史氛圍。

現在所流行的旅遊行腳節目,早在二十多年前,貝特妮就以兼具教育意義的歷史學者視角開創,堪稱始祖。只是,貝特妮的遠見,在一個男女不平等的世界,被打了回馬槍。當時,她上BBC(英國國家廣播電台)上呈節目提案,製作人跟她說,「沒有人想聽一個女人說教。」

結果,製作人錯得一蹋糊塗,貝特妮的節目現在全球有兩億五千萬人在看,而她也已幫BBC、PBS、國家地理頻道等全球知名閱聽媒體寫了五十多部的電視和廣播紀錄片。

世界如何形塑

從第一部作品《特洛伊的海倫:女神、公主、妓女》(Helen of Troy: Goddess, Princess, Whore)到最近的《發現維納斯》(Venus Uncovered)電視紀錄片,貝特妮的歷史研究探索了當今最迫切的問題。多年來,她透過講述伊斯坦堡的歷史,探究當代世界是如何形塑的。

伊斯坦堡,是世界最偉大的都市之一,也是貝特妮十八歲時初遇就愛上的城市。她曾於受訪時表示,「我愛上這個都市的活潑、亮麗和壯闊,愛上它與生俱來的特性,因為它不只是東西交接處,嚴格來說,還是南北匯合點,大家可別忘了博斯普魯斯海峽連結了北邊的俄羅斯和南邊的非洲。因此,如果你探索了這座都市的故事,最後也就等於探究了全世界的故事。」

一個城市可供探究的面向有許多,貝特妮在研究伊斯坦堡時給自己設定了兩項原則,一個是想看看這座城市是如何受到世界其他部分的影響,另一個是這座城市的遭遇又如何對全球性的故事發揮影響力——所以彼此間息息相關。不過,由於伊斯坦堡是個公民城市,所以也都是居民的故事,包括偉大和渺小,富有和貧窮,當然也是男人和女人的故事。

發現偉大皇后

貝特妮也以擁護一些女性角色見稱,不管那是現實裡或神話裡的人物。她的工作有一大部分關心女性在歷史上如何被看待,以及那樣的看法如何衝擊當代文化。她在介紹伊斯坦堡時,有多名了不起的女子置於敘事的中心,而她最愛狄奧多拉皇后(Theodora),「我決定在辭世前讓她成為家喻戶曉的名字。」

狄奧多拉皇后是西元第六世紀的拜占庭帝國皇后,貝特妮二十多年前發現她後,就開始書寫有關她的故事。這位出身舞者的皇后,最讓貝特妮佩服之處在於她的行動力,「她一掌權後,就開始和丈夫力行改革,包括取締非法性交易、殺嬰,且歡迎難民來到拜占庭帝國等,行徑大膽,成為社會正義的領先者,真的很了不起。」

遇上土國政變

貝特妮對伊斯坦堡的興趣和研究,讓她於二○一七年出版了《伊斯坦堡三城記》(Istanbul : a tale of three cities)。寫書當下,土耳其政局不穩,甚至讓她在飛去當地,遇上政變所引發的街頭暴動。那麼,她的作品內容是否受到影響?

「我以歷史學家之眼寫歷史,這點我很小心。我是陷入了政治史裡,但那不影響作品的內涵,只是我得多次重寫序言和結論。」貝特妮說。

而那段有點「刺激」的經驗,也沒讓她改變對那個歷史古都的看法,「就是一座現代城市,有著所有現代城市會遇到的問題,特別是那個行政發燒區,不過它仍是一個很安全的都市,少有街頭犯罪,總是展開雙臂,歡迎外來客,我很開心去造訪它!」

深入地景
文化探險活出更好自己


如果有看過貝特妮的行腳節目,一定會對她的主持風格和所介紹的歷史內容留下深刻印象。

歷史就在巷弄裡

每次出外景,貝特妮都一身套裝,配上高跟鞋或舒適平底鞋,素雅的裝扮再搭配不同領巾或飾品,頗有個人的穿衣風格。而她說起話來中氣十足,笑容可掬,搭配一些手勢,展現出專業和熱情。

至於她所介紹的歷史內容,有許多是一般歷史教科書裡所看不到的。而那些史實發生的地點,也非一般旅遊景點,就算到達,也難以深入。比方說,在節目《貝特妮的地中海尋寶記》裡,看到她跟一位坐在街頭喝咖啡的女士打招呼後,女士隨即起身,讓人搬走那張桌子後,一個二戰期間的地下通道就在挖走上頭的人孔蓋後現身。接著,就看到貝特妮走下去,帶領觀眾目睹一段史實發生的現場。因此,其節目裡,常可見她拿著探照燈,帶領觀眾尋寶似的走入地窖、古墓、甚或深海,一窺人類所留下的各種遺跡。

在《貝特妮的地中海尋寶記》裡,貝特妮也在前往馬爾他島時,造訪了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在一九四九和一九五一年之間、尚未登基前所待過的房子,讓觀眾一睹女王曾經住得很平民,也很享受平淡生活。據說,伊麗莎白二世離開這個短暫居留之地,離情依依,或許在女王眼中,平凡,也是一種福氣,至少她當時覺得那是一段幸福快樂的日子。

醉翁之意不在酒

最近,貝特妮行腳歐洲,從巴黎到羅馬,除了發現城市特色,也藉此找尋有品質的生活。

她在明媚的陽光下乘坐骨董車,遊歷巴黎凱旋門周遭,覺得這是再好不過造訪巴黎的方式。影星奧黛莉赫本曾說過,「去巴黎就對了!」貝特妮深有同感,「我一直很喜歡這個地方,這座城市著迷於優雅和魅力,讓人深受啟發;來到這裡,很難對巴黎人外表的超級品味和內在的喜悅之情視而不見。」

在節目中,貝特妮停留在幾處歐洲最棒的城市,她讓自己和觀眾沉浸在藝術、文化、音樂,以及滋補心靈和激發感官的風景及食物裡。她在青少年時初訪這個「光之城」,自此與之結下不解之緣。巴黎的一切都充滿人文情懷,一些咖啡熱點,都能讓人在啜飲一杯簡單的咖啡時發思古之幽情。

比方說,她造訪的雙叟咖啡館有兩百年歷史,許多文人就在這裡發想出各種新式理論、談論這個世界應有的樣貌,包括女性主義者西蒙‧波娃和存在主義哲學家沙特。

因此,巴黎的咖啡文化就充滿人文氣息,「巴黎人喝下當天的第一杯咖啡時,也同時與人交換新的觀念,以及夢想新的生活方式。」

故事和旅遊價值

儘管身兼多種角色,但也不難看出貝特妮的企圖心,就是要用各種方式拉近現代人與歷史的距離,「不管是寫作、教書或製作口述歷史節目,都來自相同的渴望,希望揭露過去那些被歷史忽略或審查的部分,把它們再寫進世界史裡。」

貝特妮認為,唯有道出這個世界曾發生過的事,才能理解世界,形塑現代心靈,因為故事是很有價值的,「科學家現在站在我們這邊;根據其所言,我們是記憶的生物,透過故事彼此溝通。」

因此,她深感把時間用在說故事上是很有價值的。至於她個人,也在行萬里路、踏出許多故事景點中獲益良多,「旅遊,感覺好像自我放縱,享受一段美好時光,但其實你也在落腳他鄉愛上那裡和學習中,最後成為一個更好的自己。」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