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和雅
日前傍晚,鄰居盧太太熱心致贈一份剛燙煮完成並且切成段的桂竹筍。我心裡不禁開心地歡呼,原本預備好晚餐要料理的菜先挪一邊,優先料理桂竹筍。
油與薑絲熱個幾秒,倒入還散發著餘溫的筍段,略炒過後,加入有畫龍點睛效果的豆豉,增添鹹香又能讓筍的顏色轉為穩重柔和的淺咖啡色。再燜個幾分鐘,香氣四溢,便可盛盤供食了。
那頓晚餐,我特別「眷顧」豆豉燜筍;看我大快朵頤的模樣,外子笑言:「有乃父之風。」意指我跟家父一樣,都非常愛吃筍。遺憾的是,父親晚年雖然想念筍的滋味,卻因病況無法如願,心中的惆悵、沮喪可想而知。
祖先留下的山林所栽種的桂竹筍帶給家庭祝福。記憶中,祖父上山採筍,利用山上老家的灶與鍋燙煮好後帶回來,讓我們一家四代人口經常能食用鮮美的桂竹筍料理;盛產時節還會有人到家中收購呢。
出嫁後,回娘家時,父親會事先上山採筍,再請母親烹煮成美味可口的珍饈招待。這是大地水土孕育出來的嫩與鮮,在親情傳承的美味中,已經成為味蕾中非常熟悉而且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了。
竹林密集生長,多在人跡較少的丘陵地或郊區,蚊蟲多,叮咬人也特兇悍,美味的竹筍料理得之不易啊。享用著盤中飧,感念能在家人辛勞付出中平安成長;感謝大地賜予的鮮甜食材。
想到採筍人揹著剛出土的筍,走在山徑上看到陽光遍灑山頭,心情應該滿是收穫的喜悅。遙想著父親在兩年半前,已經不必再受苦了;在如暗夜的病痛之後,如日升起,在另一個生命旅程一切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