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淳法師 弘法非洲大地 遍灑菩提種子

文/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 人間福報編輯部整理 |2022.10.15
4158觀看次
字級
依淳法師在南華寺擔任導師時,為非洲佛學院的學生傳授沙彌戒。圖/佛光山提供
依淳法師至南華寺附近的獅子動物園,抱著園區培育的小獅子溫馨合照。圖/佛光山提供
圖/佛光山提供
依淳法師在法寶節時,帶領信眾至商城煮臘八粥給信徒及華人朋友們。圖/佛光山提供
圖/佛光山提供
圖為南非佛光山南華寺。圖/佛光山提供

文/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 人間福報編輯部整理

依止大師 出家四十載
淳厚待人 慈悲共緬懷
法傳非洲 度眾十六年
師住極樂 西方九品蓮

「菩薩奶奶」佛光兒童都是這樣叫著依淳法師。佛光兒童每次回到南非佛光山南華寺,都會想去看望他。因為不管什麼時候看到依淳法師,都是笑容滿面,這也直接的影響了小朋友要常常保持微笑。南華寺職事的第二代兒童,在依淳法師往生後,有的寫信,有的做卡片,將他們對菩薩奶奶的思念,透過創意巧思化為朵朵的祝福。

菩薩身影 永留大眾心田

佛教需要青年,青年需要佛教。在佛光青年們心中,依淳法師是慈祥的觀世音菩薩,總是關懷著青年並給予歡喜勉勵。佛光青年時常看到依淳法師的身影穿梭在活動中,他們知道,大家要努力學習,在青年團裡發光發熱,才不辜負依淳法師的教誨。相信依淳法師的「佛光人」精神,會永留青年們心中。

依淳法師對每一位信徒的關愛是無微不至的,在信徒心中,依淳法師就像慈母般,每一次回到南華寺,第一眼看到的就是站在門口迎接大家的依淳法師,殷切的聲聲問候,都溫暖了每位信徒的心。人人都懷著回娘家的興奮,開心的彼此擁抱。

佛光會員依淳法師就像是師長,更像是他們的好朋友。他總是非常的有耐心,會員對會務有不懂的地方,他都會善巧方便的去教導大家。對於協會的活動,他常常的一句口頭禪,就是「不要怕,安心的去準備。」在很多大型活動中,他總是會想辦法讓場面活絡,尤其是唱那一首大家很熟悉的〈佛陀生日快樂歌〉時,將氣氛帶到最高點。他就像觀世音菩薩一樣,心懷眾生。

長者風範 廣結各界法緣

在南非弘法期間,依淳法師與各地僑團也結下了很深的法緣,他那爽朗與長者的風範,征服了南非僑界。只要有時間身體允許,他都樂於廣結善緣,帶動僑團親近佛法,可說是讓大家真正的認識了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與人間佛教,尤其是寺院每年的「春節文化嘉年華會」,一定廣邀南非政界名人前來與會演講,大大提升了佛光山南華寺的能見度。

在南華寺的法師們與依淳法師相處有近十年之久,從很多大小事情都可以體會到他的智慧與慈悲。講經說法、著書寫作是他的專長,他也擅長廚藝,更有供養心,每每念及長期在國外的師兄弟,鮮少有機會嘗到台灣料理,他就會找時間烹煮一些家鄉菜,讓他們回味家鄉味。

與病為友 弘法精進不懈

「給人歡喜」一向是他奉行的工作信條。他勤儉持家,過年時只要想到年菜很貴,就由自己來做,為常住省下許多的開銷,他顧不得自己身體的病痛,看大家吃得歡喜,他也忙得很歡喜。他與病為友,忘了自己是病人,去醫院時還幫忙開導其他病友痛苦的心情。信徒住院,他一馬當先關懷備至,張羅一切,只要常住有需要,他都忍耐著病苦去圓滿一切因緣。

依淳法師精進不懈的精神,以金剛之力一心弘法,為人間灑下清涼的甘露,為人間佛教的道路走出歡喜和自在。他真是一位「人間佛教」菩薩的最佳典範。

依淳法師於二○二○在南非佛光山南華寺安祥示寂,二○二二年十月十五日靈骨返回高雄佛光山萬壽園奉安圓滿,特以此文感念他一生為佛教之貢獻。

生平簡介

依淳法師 (1950~2020)

台灣新竹人,海洋大學畢業。1979年禮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披剃出家,次年於高雄龍泉寺受具足戒。1980年,赴中華學術研究院印度研究所學習;1982年進入文化大學印度文化研究所深造,1985年取得文學碩士學位,並應聘為講師。1990年,代表佛光山到敦煌出席第三屆國際敦煌學學術會議,發表〈克茲爾石窟與敦煌石窟本生壁畫的比較與研究〉。他對於中印佛教史、佛教文學、唯識、法華、華嚴、阿含、四分律以及禪宗典籍均有深入研究。

他常於《覺世》旬刊、《普門雜誌》、《佛光學報》發表論文、新詩、雜散文或譯述。著作有《本生經的起源及其開展》、《聖僧與賢王對答錄》、《異方便淨土傳燈——《歸元鏡》》等。

他經歷非常豐富,歷任《覺世》旬刊及《普門雜誌》主編、《佛光大藏經》編審及編修委員、《佛光大辭典》編審、編藏處主任、佛光山文化院副院長、彰化福山佛學院教導主任、佛光山台北女子佛學院教導主任、佛光山中國佛教研究院教務主任、文化大學專任講師、高雄師範大學兼任講師、義守大學兼任講師、普門高中校長、美國西來大學總務長、佛光山都監院院長、人間福報社副社長兼總經理、佛光青年中心主任、佛光山宗務委員會宗務委員、佛光山叢林學院專任教師、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監事、佛光山南非道場導師等職。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