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基金業者 負債百萬起家 重耐心、做功課 房市最熱時提前避險 願承短期損失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看準趨勢及早布局,是投資的最高原則,美國避險基金業者Passport資本公司創辦人博爾班,就靠這個原則大獲利,在去年房市大恐慌時狂賺三點七億美元(台幣一百十二億五千一百七十萬元)。
四十四歲的博爾班有膽識等待長達五年、願意承受短期虧損的痛苦,是他和其他避險基金經理人最大的差異,這也是所有投資人最缺乏的膽識與遠見。
初期慘賠
負兩位數成長
美國房地產二○○四年熱到不行,金融機構隨意放款,博爾班知道房市遲早崩盤,很早就著手避險,放空次級房貸業股票,加碼投資信用違約交換。
在投資初期,Passport基金的月報酬率可能負兩位數,但博爾班不在乎,因為他的目標是長期平均報酬率兩位數。Passport的最低投資金額是一百萬美元(約台幣三千萬),閉鎖期一到三年。
去年夏天,次貸大泡泡終於破裂,博爾班的投資部位價值大增。富比世雜誌報導,購買他的二十五億美元旗艦基金Passport全球策略基金的投資人,雖然要扣百分之一點五的管理費和多達百分之二十的分紅,去年報酬率仍高達百分之二百十九。Passport旗下另有三支小規模基金,扣掉必要費用後,報酬率在百分之六十四以上。
早年教訓
拒絕短視投資
博爾班的成功起自早年的教訓,他從一九九四年用信用卡借了五萬美元(約台幣一百五十萬),當起職業投資人後,因為重押在一檔熱門生技股,害得本錢賠了大半。他慢慢積少成多,終於把卡債還清,也體會到短期投資有如賭博,真正的投資需要做功課和耐心。
他後來在一家小型避險基金當了三年基層研究員,對投資原則有更深的體認。二○○○年八月,他向朋友們借了八十萬美元成立Passport公司。當時科技股正要泡沫化,他做多能源股、放空科技股,二○○○年只投資五個月就賺百分之三十六,而同時期史坦普五百指數下挫百分之七。
看空美股
新興市場仍旺
博爾班研究過投資大師巴菲特、坦伯頓的投資方法,也和他們一樣認為,所謂多元化投資「是不懂的人做的事」。他和研究人員花長時間做功課後就下大注,投資標的包括黃金、原物料和新興市場。
對於美國市場,博爾班當然站在看空的一方。他認為,美國房價還會跌一段時間,而消費者荷包吃緊,將不利美國經濟成長、美元走勢,而美元疲軟將帶來物價上漲的長期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