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寂寞鐵道》中,記錄復興號、藍皮火車等老舊車型。圖/中央社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台灣導演蕭菊貞作品《南方,寂寞鐵道》八日在南韓釜山國際影展首映,這部講述南迴鐵路故事的紀錄片,意外在講著不同語言的異鄉引起共鳴,有南韓現役司機員表示,這部片重新激起他對工作的熱忱。
《南方,寂寞鐵道》拍攝在台灣最老舊、最偏遠、最不引人注目的一段鐵道故事,蕭菊貞在影展首映後的座談時間向觀眾介紹,日治時期後,「北迴鐵道和南迴鐵道」這兩段尚未興建,南迴鐵道是最難也最晚建成的一段,「當時聽到南迴鐵路即將電氣化的消息,我就決定馬上著手開拍」,片中許多景色目前都已經成為歷史,包括退役的火車頭、改建的月台等。
台灣鐵道網絡豐富,除了台鐵,還有林鐵、糖鐵、煤鐵等,蕭菊貞說,「有點可惜的是,我們現在對鐵路的概念是把它當作交通工具,應該從文化的觀點與高度去看,看它的路線、軌道、沿路聚落的發展都是故事」。
鐵路世界各國都有,蕭菊貞認為,透過這些台灣鐵路的故事與文化,跟國際交流,也是一件很美好的事;在首映座談中,不只有正在首爾地鐵工作的年輕司機員分享想法,還有工作三十年後退休的資深司機員要求合照,「雖然語言不通,但有個片段好像我們都懂,那是很奇妙的感覺」,她藉此向所有駕駛員表達敬意,「其實很多意外,這些第一線人員是最容易受傷,甚至是到最後一刻都無法離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