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灌溉工程遺產 大陸四工程上榜

 |2022.10.08
569觀看次
字級
江蘇興化垛田形式特別,高出水面1公尺。圖/取自「中國防汛抗旱」微信公眾號

【本報綜合報導】大陸水利灌溉工程,有四項最新入選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包含四川省通濟堰、江蘇省興化垛田、浙江省松陽松古灌區和江西省崇義上堡梯田,使大陸的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已達30項。

據大陸水利部消息,10月6日在澳洲阿德萊德召開的國際灌排委員會第73屆執行理事會上,2022年(第九批)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公布,大陸上述四項工程全部申報成功。

據指出,四川通濟堰始建於西元前141年,距今已有2163年歷史,渠首位於成都市新津縣南河、西河、金馬河交匯處,採引水方向和自然河流方向呈大自然黃金角(137.5),是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運用時間最長的活動壩。

江蘇興化垛田灌排工程體系是世界唯一、里下河腹地獨有的、分布在興化湖蕩區的高地旱田灌排工程體系。唐代以來,興化先民架木浮田、壘土成垛,形成高出水面逾1公尺田塊,即明代中後期創建與初步發展的垛田,有配套的圩堤、灌排管道、水閘等複合灌排工程體系,沿用至今。

浙江松古灌區,自漢代開始,先民因地治水,在松陰溪流域依勢築堰建渠,分片「開圳引水」,逐步建成以松陰溪主支流為水源,堰堤密布、圳渠交錯的灌溉網路。數百年來,當地先民翔實記錄「七三法」立項選址、「借地建圳」,採用「人字形」壩體結構等建設及各類灌區管理機制。

至於江西上堡梯田,是位於江西省贛州市崇義縣西北部山區,面積約5.1萬畝。梯田最高海拔1260公尺,最低280公尺,垂直落差近千公尺,最高達62梯層,被稱為「世界最大客家梯田」,屬於陡坡梯田。上堡梯田最早可追溯至先秦時期,興起於秦漢時期,成熟於宋元時期,完善於明清時期,距今至少2200年歷史。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