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中國大陸拜經濟放緩需求減少、與川普政府時期簽貿易協議加大對美採購、歐洲當前天然氣需求孔急等因素之賜,得以將購自美國但本身用不到的天然氣轉銷歐洲。
《華爾街日報》指出,隨需求減少,簽有長期向美國購買液化天然氣的中國企業,正出售手頭多餘的天然氣,每批轉銷能賺上億美元。
向中國購買「二手」美國天然氣的買家包括歐洲、日本、南韓。去年一到八月有一百三十三艘運載液化天然氣的船舶在中國卸貨,今年剩十九艘,其他都直接運往中國轉手賣出的國家地區。
據市場數據公司ICIS的資料,中國對美採購液化天然氣配額為七千二百萬噸,但國內今年預計會用的美國天然氣僅需六千六百萬噸,這讓中國有餘裕可轉賣。
《華爾街日報》認為,中國賣到歐洲的天然氣量雖不足供當地解決入冬的能源荒,卻有可能成為籌碼讓俄羅斯更仰賴北京。俄國入侵烏克蘭後盼向中國取得經濟與政治奧援,但中國企業轉賣美國天然氣,會破壞俄國想藉斷供施壓歐洲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