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晝之夜士林湧人潮 有趣或動線糟民眾看法兩極

 |2022.10.02
928觀看次
字級
2022台北白晝之夜以「士林大戲院」為主題,共分4大展區,自1日晚間6時起展開連續12小時的藝文活動。根據台北市文化局統計,截至2日上午6時活動結束止,共吸引46萬人次參觀展區。圖為展區之一的士林夜市前路口人潮聚集。圖/台北市文化局

【本報台北訊】2022台北白晝之夜昨天晚間登場,台北市文化局統計,共吸引46萬人次走入士林商圈,街道上人潮川流不息。有民眾感受到藝術的多元與包容性,也有民眾反映動線糟糕。2022台北白晝之夜以「士林大戲院」為主題,分為台北表演藝術中心、士林夜市、士林官邸公園及台北科學藝術園區4大展區,昨天晚間6時起展開連續12小時的藝文活動。

台北市文化局統計,截至今天上午6時活動結束止,共吸引46萬人次參觀展區,網站線上精彩企畫也吸引國內外觀眾共同參與,瀏覽人次將近147萬人次。

文化局表示,活動一開始就吸引大批人潮在士林街區穿梭遊逛,除了觀賞精彩藝術創作,民眾也享受夜市在地美食,豐富心靈同時填飽肚子,還有店家反映生意太好了,食物供不應求。幾乎每年都會參與活動的楊小姐表示,北藝球劇場由於外觀奇特被嘲諷為「貢丸」,昨天卻將這個批評實體化為「貢丸人」,與民眾一起跳舞、搖擺、自拍,以自嘲展現最高境界的幽默,並體現出藝術的包容性與多元性。

不過,楊小姐說,儘管她與同行友人玩得很開心,但並不是主辦單位活動安排設計得好,只是大家願意沉浸在夜晚的氣氛裡,且太多人只是來湊熱鬧,影響表演與展覽觀賞品質,擁擠環境更讓人非常痛苦,感覺近幾年的白晝之夜已流於形式。

另有從沒參與過白晝之夜的民眾表示,他昨天大約晚間8時到士林夜市時,人潮已經塞爆了,根本看不到什麼,不過事後看到照片時,感覺自己成為一個超大型藝術品的一部分,非常有趣。

文化局回應,今年白晝之夜為邀請民眾走入士林街頭,不論是開放性空間或是室內場館都出現人潮,推估應是疫情過後及活動品牌累積的效應。文化局指出,動線部分,白晝之夜採分散式展場設計,並透過現場工作人員、指標系統、宣傳摺頁及網站數位地圖等,帶領民眾在遊走間重新觀看、認識城市各個空間角落。謝謝民眾的建議,會繼續改善精進。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