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雯茜
近百歲高齡,生活無法自理且失智的婆婆,不方便去長照中心後,我們很幸運地經社區鄰居介紹,家中多了一位新的看護︱︱來自印尼的阿希小姐。
阿希小姐剛過而立之年,年紀和我家三個女兒相近,離婚,有三個小孩(其中一個兒子不幸夭折),身材高壯,有力氣,有耐性,身為看護條件算不錯。平日我們以國語溝通,閩南語她也會一些。相處近兩年,彼此熟稔些,平日不多話的她偶爾也會和我們開開玩笑,露出慧黠的笑容。
之前我們照顧婆婆,她常感到不安,不甚舒服,說也奇怪,自從阿希小姐出現後,家庭氣氛神奇地轉化成平和。她廚藝甚佳,常常備出一桌豐盛菜餚,也細心地記住我家女兒回家吃晚餐及帶便當的日子。
因為信仰關係,我們彼此配合磨合,也多少了解雙方國家的信仰風俗,反正多蔬食準沒錯。她說她爸爸曾經是餐廳老闆,耳儒目染下,難怪廚藝佳,有時也會從網路視頻上學做一些料理,聰明的她總是博得我們連連讚嘆。有一陣子豆豉經常出現在我們家餐桌上,她說因為她女兒很喜歡吃豆豉,也許是透過食物巧妙串起她對小孩的思念吧!
我媽媽常提醒我要好好善待離鄉背井的她,譬如吃穿方面,我們將心比心視她如家人,珍奶和冰淇淋總少不了她一份。而她每月月初領薪水外出匯錢回家鄉時,總會採購許多印尼零嘴和各式辣椒,也不吝於和我們分享。只是有時候她鬧胃痛,我們趁機教育她飲食不要太鹹辣。至於衣服,當我們在換季整理時,總是客氣詢問她需要否,她幾乎都說要,開心說要寄回給她的家人。
與其說她是看護,不如說是外國朋友。她讓我們對印尼有進一步認識,我們無形中也做起國民外交。曾經在聊天時無意間知道她家沒有冰箱,我才恍然大悟,光吃都不夠,何須冰箱貯存食物?反思我們已習慣享受自已擁有的一切幸福,甚至人在福中不知福。相逢自是有緣,感謝這位外國朋友教會我人生的一些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