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推出「避暑山莊」特展 細數半部清代史

曹麗蕙 |2022.09.27
802觀看次
字級
〈大清萬年一統天下全圖〉反映熱河地區在清帝國與周邊蒙古的重要形勢位置。圖/故宮提供

【記者曹麗蕙台北報導】「一座山莊志,半部清代史」,在沒有空調的古代,清朝皇帝夏天愛往清涼的避暑地跑,且狂到把整個辦公室和工作都搬過去。故宮現正推出的「避暑山莊:清帝國多元統治的縮影」特展,便是透過分析清代皇家園林中佔地最廣、保存最為完好的「熱河行宮」內外規畫與細節,呈現清帝國多元族群及宗教的統治風貌,展期至11月27日。

故宮表示,熱河避暑山莊位於大清帝國面向北亞前沿,滿蒙漢三族交界之處。每年五月至九月間,皇帝赴山莊避暑、秋獵,並接見蒙藏活佛、王公貴族及外國使節,許多關鍵決策都是在避暑山莊下旨施行,儼然成為帝國的第二政治中心。

展覽分「治園如治國:微宇宙的大清帝國」、「統治者身分的多樣性」、「多元宗教政策」、「地方政制的多元特色」、「語言文字的多樣性」及「政治與禮儀」六大單元。

〈鎏金銀胎內填琺瑯嵌寶蓋罐〉為乾隆在避暑山莊接見六世班禪所獲贈禮。圖/故宮提供

展品<熱河避暑山莊圖>的鳥瞰視角,就可一覽盛清時代山莊建築布局,以宮殿區為核心,四周圍繞象徵江南地區的湖泊、西北地區草原與東北的山巒,具體而微地展現避暑山莊作為帝國統治疆域的縮影。

<熱河避暑山莊圖>具體呈現盛清時代避暑山莊各建築群的地貌與風格。圖/故宮提供

<萬樹園圖>描繪位於山莊北側平原區的萬樹園,皇帝在此宴請蒙古王公貴族與外國使節,是清帝國聯繫邊疆民族的重要外交場所。

<土爾扈特渥巴錫汗贈乾隆皇帝西式餐具>則述說蒙古土爾扈特部,自俄羅斯草原前來歸附的壯烈過程,也是清帝國軍事擴張史上的一件大事,內為皮盒盛裝的西洋刀、叉、匙等,式樣器型與十八世紀俄羅斯洛可可風格相近。

清乾隆三十九年(1771年),一套近似18世紀俄羅斯洛可可風格的<土爾扈特渥巴錫汗贈乾隆皇帝西式餐具>,述說了一段蒙古土爾扈特部自俄羅斯草原前來歸附的壯烈過程。圖/故宮提供

你以為皇帝都叫自己「朕」嗎?在避暑山莊處理民族事務的皇帝,面對帝國內外的多元族群,會依對象的不同而展示其多重身分,有時自稱皇帝(hūwangdi)或天子(abkai jui);有時自稱為君或是汗(han)。身為八旗的主子,滿洲大臣上奏時以額真(ejen)稱之。

《清文鑑》〈君部〉條中以漢文「天子」、「皇帝」、「君」與「主」等詞彙指稱統治者。圖/故宮提供

故宮表示,除此之外,滿洲統治者尚有另外一種身分—「文殊皇帝」(jam yang gongma)。此名號為清順治年間以降,西藏來書稱呼皇帝的慣例。乾隆皇帝(Hong li, 1736-1795在位)甚至以文殊菩薩在世化身自詡,透過繪製一系列自身文殊像,自我塑造「文殊皇帝」的形象。

另外避暑山莊的正門麗正門之門牌更以滿、蒙、漢、藏、維五種文字書寫,此種語言文字的多樣化,成為清帝國多元統治的重要特徵。

《欽定西域同文志》收錄清帝國新開拓領土中的重要人名、地名,以滿文書寫,透過漢字、蒙古、西番、托忒、維吾爾等多種文字對譯。圖/故宮提供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