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氣候變遷衝擊,台灣每年因自然災害導致的經濟損失達一百八十億元,農損佔了一百億。氣象局推動「氣象資源創新應用方案」,昨天與天氣風險公司簽約,是此方案首家通過的民間氣象業者。氣象局希望透過合作,強化資料服務,以促進氣象相關產業發展。
中央氣象局長鄭明典表示,社會進步太快,法令時常跟不上,這次訂些內部規則,過去,政府最怕被說圖利,但現在要密切合作,希望開放資源的利益跟全民共享。
中央氣象局副局長程家平表示,正確的預報可減少百分之十至百分之三十的損失。除了天氣風險公司已經正式簽約,還有海象觀測儀器製造商、氣候變遷倡議社團提出申請。他說,過去也曾經跟農委會水試所合作,提供海象觀測資料,漁船可以節省百分之十油料,運用範圍廣。
氣象局表示,方案三月公告以來,有多家產業接洽,其中「天氣風險管理開發股份有限,透過雙方多次技術交流,提出「氣象資源公私協力創新試用合作計畫」,並於九月核定通過,為首家通過民間氣象產業。
天氣風險公司總經理彭啟明表示,民間加值運用很多元,包括綠能發電預測、二○三○淨零碳排、氣候變遷調適、氣象創新應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