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闊天空】阿里山太和村 眷戀茶之旅 文/黃作炎 |2022.09.24 語音朗讀 3581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奮起湖老街上,販售不少當地土產。圖/黃作炎奮起湖鐵路。圖/黃作炎「茶藝與陶藝」雙管齊下,設置招待賓客朋友的茶席。圖/黃作炎太和大風埕觀日峰。圖/黃作炎一層一層的茶田。圖/黃作炎 文/黃作炎好久沒到阿里山了,以往上阿里山必賞日出和雲海,記得都要半夜爬起床,才有機會欣賞到絕美日出。這次我也看到了,只不過不用這麼早,而且換另一個方向走──從嘉義162甲縣道上山,一路緩緩爬升,來到海拔1000公尺的高度,整個人從汗流浹背到涼爽清新。這一趟彎彎曲曲的公路之旅,先到奮起湖小火車停靠的一站暫歇,在奮起湖到太和的這個路段,沿途山景高高低低,也最是精采,最後來到嘉義縣梅山鄉阿里山重要的茶產區之一、也是最遠的村落太和村。小火車站的便當回憶嘉義竹崎鄉的奮起湖,在阿里山公路、鐵路未開闢前,曾是人潮聚集的小山城,東、西、北三面環山,地勢低窪,中間低平,形如畚箕,舊稱畚箕湖,位於海拔1405公尺的山腰處。前總統蔣經國來此巡察,更名為奮起湖,有奮發圖強之意。1912年,阿里山森林鐵路建成之後,奮起湖車站是最大的中途養護站,舊時運送木材與乘載工人的列車,都會在此地停留較長時間,且時間臨近中午,車員與乘客就會在此地休息吃午餐。大約70年前起,一間麵店開始賣起便當,流傳到現在,成為奮起湖的特色便當,也是旅客前來懷舊必嘗古早味。沿著阿里山森林鐵軌慢慢走、奮起湖老街慢慢逛,還會看見許多攤商販售當地特產,歲月的痕跡就在其中,像是新鮮的山葵、愛玉子、樹番茄,或是有鹹、有甜的阿嬤草仔粿、高山竹筍包子……等古早味小點心,都讓人垂涎。太和茶鄉雲霧繞村落太和村是嘉義梅山鄉最遠村落,樟樹湖高山茶區內遠眺一層一層的茶園景色,更有產量豐碩的觀光果園,四季皆美,賞櫻、賞螢、賞楓、賞梅皆宜,特別是來此避暑極為適合。有景色氣勢萬千的瑞里通往太和的瑞太古道,也有環境簡單卻美麗、小一點範圍的茶山古道。行走其間,感受陽光灑進竹林的光影,或聞到野薑花香氣、或聽到潺潺溪流聲,彩蝶飛舞,青斑蝶、紫斑蝶、大紅紋鳳蝶……翩翩飛舞,鍬形蟲、藍腹鷴等也出現在眼前,為山間小路,點綴驚豔和芬芳。太和村地處高海拔,村中常常籠罩在白色的雲霧、雲海之中,是阿里山重要的茶產區之一,近十多年,社區積極推廣茶藝與茶屋文化,走在村中小路上,眼鼻耳舌心在在充滿茶香,擦肩而過的,可都是小有名氣的品茶師或製茶師……採茶到品茶清茶表心除了走踏古道之外,還有採茶、製茶、品茶的體驗活動。這次我完整體驗採茶、製茶、揉茶、泡茶、品茗……等步驟,來一次情感交流與茶香知性之旅。一大早,我走上太和大風埕觀日峰,在茶園的圍繞下,欣賞太和茶園之美。突然想哼唱一首民謠《茶山情歌》:茶也清耶,水也清喲……喝口清茶,表表我的心。專人陪同下,自己採茶葉、自己烘焙茶、喝自己自製的茶,才能真正體驗茶葉的製作過程:採青、萎凋、殺青、揉捻、發酵……等,知道許多關於茶的知識,原來茶葉氧化、烘烤、篩選每個環節稍有不同,烘出來的茶口感就不同,製茶真的不是件容易的事。一家一茶席眷戀茶屋2009年的莫拉克颱風,造成八八風災,太和村也屬於重災區,災後當地居民開始以尊重自然生態的角度種茶,加上嘉義縣政府推廣藝術家駐村,茶農與藝術家並肩合作,以「茶藝與陶藝」雙管齊下,設置一個茶席,營造招待賓客朋友的特色茶座。這次我來到許建智家的舊豬圈,小豬早沒了,經過空間改造,舊豬圈搖身一變為茶藝品茗空間,以豬圈的諧音命名為「眷茶屋」。保留原有木榫製作的建築特色,清除腐朽的骨架,以當地特產的竹木區隔空間,打造獨特的茶席空間:「生生不席」、「懷石席」和「鑽木席」等均呈現不同氛圍。農家特別保留了早年的農具,還有當年煮豬食的大爐灶,再往後走,有自家搭建的陶窯,在此可以體驗拉胚製作專屬的茶杯,自製茶具自品茗,增添藝趣。聽人間茶事清香回甘位在北回歸線上的太和山上,白天日照強,山嵐雲霧飄渺,日照散出柔光,晚間氣溫驟降,涼爽舒服。品一杯阿里山高山茶,看著葉片肥潤、嘗著澀味低而茶湯甘甜,聽著屋主訴說著不同的人生故事與茶事文化,喝著茶湯特別回甘順口、清香淡雅。趁著疫情不能出國旅行期間,我踏上不一樣的阿里山旅程,自己烘茶自己喝,感受白居易的一首詩:「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塵。無由持一碗,寄與愛茶人。」泡上一杯好茶,在山中寧靜的祕境中,享受眼、耳、口、鼻、心的心靈饗宴。 前一篇文章 【印象旅人】南庄向天湖 田園交響曲 下一篇文章 【印象旅人】一個人的華沙居遊 熱門新聞 01【視覺DJ】湧泉洗衣池2025.04.2702【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3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4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5【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6【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2025.04.2707【閃文集】獨立與愛情的象徵2025.04.2908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9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10社論--國民黨該反省2025.04.27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印象旅人】懷念震災前花蓮願之旅【海闊天空】春天的約會 老眷村變身最美聚落【海闊天空】穿越疫情 日本追櫻感觸多 【印象旅人】嘉義祕境 春花燦爛【海闊天空】祈福之旅 走一段大甲媽祖遶境 作者其他文章洪麗芬 矢志為台法文化推手丁曉雯 用歌詞傳唱真情故事李三財 由東南亞跨文化連結南亞黃多加 創帳棚使命團行善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