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錦得
眼看著小孫子穿上新皮鞋去上學,不禁讓我回想起那段手提布鞋上學去的歲月。
四、五十年代,由於家境窮困,住的是土角厝,睡的是竹床,三餐吃的是稀得不能再稀的番薯稀飯,至於要有鞋子可以穿,得等到上小學以後,因為學校每天都會檢查服裝儀容。
老爸辛勤種田養活一家八口已屬不易,因此要幫我們買雙鞋子還得更加省吃儉用,辛苦積攢了一點錢,才湊和著買來布鞋讓我們小孩子穿。我們都深知鞋子得來不易,希望能穿久一點,便想到一個好方法。上學時,先把布鞋提在手中,等到了學校進教室後,才把鞋子穿上,以備老師檢查。
上學途中,我和三哥總喜歡一邊走,一邊把手上的布鞋拿起來相互敲頭,於是一路上你敲我躲到校去,非常有趣。
我最難忘的是五年級時,有一天我照例把布鞋拿在手上,為了抄近路,只能從學校後門進入,但前有一條小河,要涉水而過,過去都平安無事,誰知那天不知是誰沒公德心,竟把碎玻璃扔到河裡。我走過時,感覺一陣刺痛,把右腳舉起來一瞧,哇,天哪!只見腳底滿是鮮血,可把我嚇傻了,所幸走在我身旁的三哥沒踩到碎玻璃,連忙把我扶到學校保健室,請護士阿姨幫我止血敷藥,而後請了三天假,才把腳傷治好,卻在心中留下了一道不可抹滅的陰影!
如今再回想這段往事,仍然讓我難以忘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