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世繪】在全世界最多素食人口的國度——連吃馬鈴薯都算殺生 文╱王文靜(品味私塾創辦人) |2022.09.15 語音朗讀 5317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印度擁有4億素食者。圖/取自網路 文╱王文靜(品味私塾創辦人)今年有一個世界排名的數字,龍頭產生變化:「中國大陸輸了!印度人口榮登世界第一」,印度人口在3月突破14億1500萬,超越穩居寶座多年的大陸,成為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印度不只人口數量奪冠,還有一項紀錄也是世界第一:素食人口最多的國家,擁有4億素食者。依據The Vegan Society統計,1/3的印度人吃素,這約相當17個台灣的人口。因此,印度的肉量消耗量很低,是每人平均消耗肉食最少的國家。與美國相較,平均每位印度人每年肉食消耗量,不及美國人5%。轉成一幅畫面就是,啃牛排的牛仔碰到吃草的修行者。美國麥當勞叔叔到了印度,漢堡裡除了放肉排,更入境隨俗,推出多款素食漢堡。植物肉常運用於製作素漢堡,以各種口味的漢堡肉排形式呈現。圖/123RF「為什麼,因為這裡是佛教的起源地?」不,不盡然。有一年,我到印度旅行。我邀隨行的印度導遊共餐,坐下來後,他說,他吃素。我隨口問:「因何吃素?」我以為答案,不外乎是不殺生等宗教或健康因素,但,以上皆非。因為,社會階級。在印度,吃素不只是一種飲食行為,更象徵地位高、富有又優雅。愈來愈多人開始吃素,因為吃素是高雅而尊貴的事。我詫異地張大嘴巴,變成一隻井底之蛙,不知如何回應。傳統的印度穀物和豆類,能讓純素飲食多樣化。圖/法新社印度以種姓劃分社會階級。早期,較高階級的人不需過於勞動,所以吃素,而低種姓的人多數職業是體力活,因此才需要吃肉。從歷史淵源探索,早期印度最高社會階級──婆羅門,職業為祭司,主要工作內容是主持祭祀。從孔雀王朝開始佛教逐漸興起,素食文化盛行,祭祀便改以素食,婆羅門因應時局主張素食主義。婆羅門階層認為食素是高尚品德的標誌,反射出很奇特的社會意涵:下等人吃肉、上等人吃素。在全世界最多素食人口的國度,因此,還有一個特別現象:不只食物標示葷素,碰觸到皮膚或嘴巴的商品,從防晒油、化妝品、牙膏、髮油……等,也都標示「葷素」,小綠點代表素。像不像「紅綠燈」概念?小紅點不可通行,那是葷食。在大國印度的素食,非常多元,最嚴格的素食者是古老的耆那教,他們是世界上最嚴格的素食者。耆那教徒吃素有多徹底?就算蔬食,但很大範圍都是他們的地雷區。譬如會連根拔起而致死的馬鈴薯、蒜頭、洋蔥。蜂蜜也不吃,因為採蜜時會傷害到蜜蜂。不只如此,就算一般蔬果,譬如小麥、稻米、玉米和豆類,盡量等到豆莢乾燥如同死亡才採摘。多籽的蔬果例如茄子、番石榴、無花果,擔心有蠕蟲在裡面誤食殺生,也不太碰。波羅蜜的果肉看來像煮熟的肉,有動物形狀的糖果或巧克力,都讓他們敬而遠之。印度菜擅用薑黃等各種香料,除有助消化,能抗寒袪寒、增強免疫力。圖/unsplash修行時的耆那教徒甚至在口鼻罩上一層紗布,擔心大口呼吸和說話會傷害微生物,或者吸進昆蟲。不殺生的影響,也限制耆那教徒的職業。例如他們不從事軍人、屠宰、皮匠。耆那教的「非暴力」主張植根於不殺生,現在的信徒雖然不多,但理念影響深遠。譬如,帶領印度脫離英國殖民的甘地,在政治上提出非暴力革命就是受其影響。譬如,不過度生育的理念,也是避免加重地球的負荷。浪費和製造汙染,也被他們列入「暴力行為」範圍。稱得上最早重視環境保育的宗教。今日世界,要像耆那教信徒不太容易,但是他們給了我們一個反思:在富裕國家,人們吃進去的肉遠遠超過健康需求。這樣的持續,對地球、對氣候、對野生動植物都是步步進逼。最後,也會反作用力到人類。印度將在2023年超越中國大陸,成為地球上人口最多的國家。圖/123RF 前一篇文章 微型粘土雕塑 療癒動物甜點 下一篇文章 拯救棄嬰 大學生籌資收養為子 熱門新聞 01紐西蘭南島佛光山 四度獲評優良建築2025.05.1302星馬印汶閱讀研討會 500愛書人共讀《六祖壇經》2025.05.1303佛光會慶佛誕 百萬人浴佛響應蔬食2025.05.1304佛光山功德主 傳承人間佛教信仰2025.05.1205商家貼女子瞪眼照 防盜效果勝監視器2025.05.1406蚊吸熱血 燙口嗎?2025.05.1207社論--抗戰信史有反侵略之路2025.05.1308佛光山開山59年 佛光人集體創作 共建人間淨土2025.05.1609【論愛談情】 怎樣做才是為孩子好?2025.05.1310浮世繪躍上吐司 藝術新食感2025.05.12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情侶逛野生動物園 遇小象討背背憑85年前門票 換大阪世博入場券2登山客發現失落黃金寶藏 價值逾千萬寵物龜走失9個月 離家1.6公里被找回汶川地震廢墟 變千種綠意植物園抱玩偶才願量體重 無尾熊萌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