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世繪】在全世界最多素食人口的國度——連吃馬鈴薯都算殺生 文╱王文靜(品味私塾創辦人) |2022.09.15 語音朗讀 5540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印度擁有4億素食者。圖/取自網路 文╱王文靜(品味私塾創辦人)今年有一個世界排名的數字,龍頭產生變化:「中國大陸輸了!印度人口榮登世界第一」,印度人口在3月突破14億1500萬,超越穩居寶座多年的大陸,成為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印度不只人口數量奪冠,還有一項紀錄也是世界第一:素食人口最多的國家,擁有4億素食者。依據The Vegan Society統計,1/3的印度人吃素,這約相當17個台灣的人口。因此,印度的肉量消耗量很低,是每人平均消耗肉食最少的國家。與美國相較,平均每位印度人每年肉食消耗量,不及美國人5%。轉成一幅畫面就是,啃牛排的牛仔碰到吃草的修行者。美國麥當勞叔叔到了印度,漢堡裡除了放肉排,更入境隨俗,推出多款素食漢堡。植物肉常運用於製作素漢堡,以各種口味的漢堡肉排形式呈現。圖/123RF「為什麼,因為這裡是佛教的起源地?」不,不盡然。有一年,我到印度旅行。我邀隨行的印度導遊共餐,坐下來後,他說,他吃素。我隨口問:「因何吃素?」我以為答案,不外乎是不殺生等宗教或健康因素,但,以上皆非。因為,社會階級。在印度,吃素不只是一種飲食行為,更象徵地位高、富有又優雅。愈來愈多人開始吃素,因為吃素是高雅而尊貴的事。我詫異地張大嘴巴,變成一隻井底之蛙,不知如何回應。傳統的印度穀物和豆類,能讓純素飲食多樣化。圖/法新社印度以種姓劃分社會階級。早期,較高階級的人不需過於勞動,所以吃素,而低種姓的人多數職業是體力活,因此才需要吃肉。從歷史淵源探索,早期印度最高社會階級──婆羅門,職業為祭司,主要工作內容是主持祭祀。從孔雀王朝開始佛教逐漸興起,素食文化盛行,祭祀便改以素食,婆羅門因應時局主張素食主義。婆羅門階層認為食素是高尚品德的標誌,反射出很奇特的社會意涵:下等人吃肉、上等人吃素。在全世界最多素食人口的國度,因此,還有一個特別現象:不只食物標示葷素,碰觸到皮膚或嘴巴的商品,從防晒油、化妝品、牙膏、髮油……等,也都標示「葷素」,小綠點代表素。像不像「紅綠燈」概念?小紅點不可通行,那是葷食。在大國印度的素食,非常多元,最嚴格的素食者是古老的耆那教,他們是世界上最嚴格的素食者。耆那教徒吃素有多徹底?就算蔬食,但很大範圍都是他們的地雷區。譬如會連根拔起而致死的馬鈴薯、蒜頭、洋蔥。蜂蜜也不吃,因為採蜜時會傷害到蜜蜂。不只如此,就算一般蔬果,譬如小麥、稻米、玉米和豆類,盡量等到豆莢乾燥如同死亡才採摘。多籽的蔬果例如茄子、番石榴、無花果,擔心有蠕蟲在裡面誤食殺生,也不太碰。波羅蜜的果肉看來像煮熟的肉,有動物形狀的糖果或巧克力,都讓他們敬而遠之。印度菜擅用薑黃等各種香料,除有助消化,能抗寒袪寒、增強免疫力。圖/unsplash修行時的耆那教徒甚至在口鼻罩上一層紗布,擔心大口呼吸和說話會傷害微生物,或者吸進昆蟲。不殺生的影響,也限制耆那教徒的職業。例如他們不從事軍人、屠宰、皮匠。耆那教的「非暴力」主張植根於不殺生,現在的信徒雖然不多,但理念影響深遠。譬如,帶領印度脫離英國殖民的甘地,在政治上提出非暴力革命就是受其影響。譬如,不過度生育的理念,也是避免加重地球的負荷。浪費和製造汙染,也被他們列入「暴力行為」範圍。稱得上最早重視環境保育的宗教。今日世界,要像耆那教信徒不太容易,但是他們給了我們一個反思:在富裕國家,人們吃進去的肉遠遠超過健康需求。這樣的持續,對地球、對氣候、對野生動植物都是步步進逼。最後,也會反作用力到人類。印度將在2023年超越中國大陸,成為地球上人口最多的國家。圖/123RF 前一篇文章 微型粘土雕塑 療癒動物甜點 下一篇文章 拯救棄嬰 大學生籌資收養為子 熱門新聞 01【中醫專欄】讓卡住的肩關節再度順暢 2025.08.2302台北經文處長蕭伊芳 參訪奧斯汀香雲寺2025.08.2303西來大學宿舍翻新竣工 佛光僧信灑淨祈福2025.08.2504佛教音樂與儀式 聲音如何塑造宗教氛圍2025.08.2405宗教公益獎 佛光山13道場獲表揚2025.08.2306北卡協會送暖 資助教師教學文具2025.08.2507大馬佛光人推三好 華文小學師生受益2025.08.2308【森活小學堂】噗通! 是誰跳進了生態池2025.08.2409昆士蘭佛光童軍團 慶祝成立7周年2025.08.2310【藝象空間】千年華彩 天目綻放傳世之光2025.08.24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海豹吃太胖 卡在水族箱連接管92歲短跑女飛人 血液循環宛如20歲百年教堂搬家 裝224輪子遷移5公里5警消拉動22噸巴士 為野火災戶募款飼育員出奇招 動物們乖乖稱重師傅裝好貓門 測試讓屋主傻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