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資料照片
文/妙書法師
在一個村落中,有一位賢德的長者,奉行佛法,非常精進用功,有一天無常來臨,突發疾病,不久就死了。面對突然的噩耗,長者的妻子、兒女極度悲傷,痛不欲生,強忍悲痛為賢德長者舉行火葬,並收納遺骨掩埋,樹立墓塚,廢寢忘食的為長者點燈誦經。
因為長者家境富裕,長者的妻子、兒女在之後的每月初一、十五,都會宰殺牲畜,烹煮美味的食物,在長者墓前早晚祭祀,每每都因思念長者,而哭得死去活來。
賢德長者在生前受持佛法,持守戒律,道德高尚,死後上生天界,用天眼遙見家人的行為,悲愍他們的愚痴無知,於是便化身為牧牛小童,在家人祭祀悲哭的墓邊不遠處牧牛。
不久,牧童所放牧的牛突然暴斃,牧童放聲大哭,引起了長者家人注意,停止了啼哭。
之後,長者子女看到牧童拿著牧草放在死牛前面,要死牛吃草,並且,不斷擊打死牛的身體,命令死牛站起來。
長者子女嗤笑牧童的無知,對牧童說:「傻小孩,你是誰家的孩子啊?牛已經死了,應該趕快回家告訴家人,在這裡啼哭有什麼用呢?而且牛已經死了,你打牠、叫牠,牛也不會有知覺,更何況起來吃草!」
牧童回答:「我才不傻呢!牛雖然死了,但是牛的身體還在,我就還有希望。而你們的父親早早就死了,你們還備置了各種食物,對著墓碑悲傷啼哭,這墓中的焦骨難道就有知覺,起來享用嗎?」
長者家人聽完牧童的話,心有所悟。於是牧童進一步對他們說:「我是你們的父親,因為聽聞佛法,戒德圓滿,死後已經生天。但是看到你們因眷念我而殺生,因悲傷而慟哭不已,特地來開導你們。」
牧童說完,恢復天人之身,對家人說:「你們如果懷念我,想像我一樣死後能生天,就要精進聞法辦道,以法供養我,這才是究竟之道。」說完就消失不見。
妻子、兒女心開意解,不再憂愁悲傷,相偕回到家中後,全家布施持戒,精進辦道,不久證得道果,死後生天。
──節譯自《雜譬喻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