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見環保創藝植物土 文/王欽泉 |2022.09.11 語音朗讀 10493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親子活動與課外學習的綠色小品。圖/王欽泉 文/王欽泉近年來,全球氣候變遷,氣溫變化非常急遽,全世界的環境學家都語重心長呼籲大家善待環境提倡環保,綠色植栽更已成為大家日常的良伴。若是土壤可以不必天天澆水,也無須施肥,就不會引起病蟲來啃嚙,於是多年前我將原來作為土壤改良劑的綠能農材,運用它的特性,創造出植物土。它是使用水溶性芯材粉特性:用米糠、稻稈、玉米稈等廢棄物製成,將農作廢材再次利用,建構環境友善資源,此種土原是用來改善貧脊土壤,放置在土壤中中和酸鹼質,可使「沙漠」逐漸變成「綠洲」。乾燥花,甜甜圈造型的綠能治療。圖/王欽泉由於其高可塑性的特性,可以自由創作,當它和水溶解為石膏狀態時,重量輕得像餅乾一樣;而且本身擁有海綿般保水性,可吸收空間溼氣,讓植物保溼,即使忘了澆水或將盆栽外攜旅遊,都無傷大雅;此種無毒又環保的粉末,用水溶解後雙手搓搓即可消失,若不小心把植物種萎了,整個放入土中,即可完全被分解,回歸於自然。「植物方塊」最初創作的動力,來自對環境的關懷,以及對植物的喜愛,具有可塑性的植物土,使用起來就像藝術創作,造型即是盆器。它很適合耐旱的多肉。大部分的多肉植物都耐炎熱,卻很怕夏季潮溼,只要不通風,根就容易腐爛。可以敷彩,可塑型,讓孩子的心與植物更靠近。圖/王欽泉利用植物纖維材料作為替代性土壤,可提供多肉植物需要的水分及養分,只要每個星期固定加一定水量,就能養好一盆盆小植栽,讓每個人都可以成為綠手指!而且滴上不同的精油,它又兼為薰香芳療。可愛的留言夾,手作植物小盆栽,讓愛在指尖萌芽。圖/王欽泉運用農業廢棄物的循環經濟概念,此款可揉捏的創藝植物土在校園大受歡迎,從小朋友手作體驗,將它做成留言夾,各種造型排排站,近年來更逐漸走入「綠能治療」,在醫院幫助身心受傷的患者及智能退化長者,「每天來點植物療癒力」,輕盈乾淨好照顧,同時亦實踐綠生活。農作廢材的循環經濟,植物土是利用米糠、稻稈、玉米稈等製成。圖/王欽泉日常養護小叮嚀◆一般多肉最適宜的生長溫度是15℃至28℃,冬天的時候多肉植物會進入休眠狀態,不再吸收水分,停止生長,葉片掉落,葉片發軟、變得不好看。要注意減少日照時間,澆水間隔時間變長,放通風處。◆水不要澆到多肉植物上,以免多肉的葉片或細毛卡著水分,一潮溼就容易生病。夏天溫高放在家裡時,可於晚上澆水,每2周澆透一次,每回至少8c.c.至10c.c.的水量;澆完水後放於通風處,隔天再移回原放置處。如置辦公室,則每周澆透約10c.c.的水量。可以敷彩,可塑型,讓孩子的心與植物更靠近。圖/王欽泉辦公室療癒小禮物。圖/王欽泉 前一篇文章 【展覽活動】 下一篇文章 迷迭香小常識 熱門新聞 01如水的歌聲2025.10.1902新加坡佛光山 響應多元宗教慈善關懷2025.10.2003【閃文集】 一生擁抱自然——珍‧古德2025.10.2104佛光慈善音樂會 援助北宿霧重建2025.10.2205祈福.勝尾寺2025.10.2006東禪寺考生祈福會 助正念自信應考2025.10.2207【小城故事】 兩冤家2025.10.2108【歡喜收穫】 圓一個幸福園藝夢2025.10.2109行動奶奶傳奇 1年淨化52海灘2025.10.20103佛光人行佛敬老孝親 老人節獲表揚2025.10.20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綠意行腳】很慢ㄟ金針花【生活創意】陶甕有藝思【植感時光】樹界急性子 雀榕的換裝秀【視覺DJ】佇立【植感時光】龜紋木棉好吸睛【草木堪為友】翅果鐵刀木 黃色花序像燭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