軒嵐諾成南韓史上最強颱風 專家分析肇因是這個

 |2022.09.06
1224觀看次
字級
南韓媒體稱軒嵐諾為史上最強颱風,造成無數災損,專家分析這次強颱生成原因,認為很可能是全球暖化造成海水溫度上升所致,也不排除是反聖嬰現象推波助瀾。圖/法新社

【本報綜合報導】被南韓媒體稱為史上最強颱風的第11號颱風軒嵐諾過境,為南韓留下無數災損,專家分析這次強颱生成原因,認為很可能是全球暖化造成海水溫度上升所致,也不排除是反聖嬰現象推波助瀾。

8月28日生成的強颱軒嵐諾在位於日本東南方的太平洋海域生成,向西移動至接近台灣東部後一路北上,直撲南韓南部沿海,在正式登陸前達到「非常強」等級,被認為是比2002年露莎颱風及2003年梅米颱風規模更大的史上最強颱風。

南韓颱風等級分為中、強、非常強、超強力等,非常強等級颱風最大風速在每秒44至54公尺間,可能吹動人及大塊岩石等較重物體。

其中露莎颱風為「強」等級,梅米則幾乎達到「超強力」等級,但規模都小於直徑1300公里的軒嵐諾。

圖/法新社

軒嵐諾規模之大,讓南韓氣象廳廳長俞熺東在4日接受電視台訪問時坦言,「討論颱風會從東部還是西部登陸沒有意義,依(軒嵐諾)颱風的規模與強度,無論是哪個地區都會受影響」,並表示無論什麼颱風,頂多停留12個小時,呼籲民眾在安全的地方耐心等待。

面對多年來罕見的巨型颱風軒嵐諾,南韓社群網路上出現氣候變遷導致颱風逐年增強的說法,韓媒YTN引述啟明大學地球環境系教授金海東說明,氣候變遷導致海水溫度升高,有助颱風強化的水蒸氣增加,所以才造成颱風強度愈來愈強的現象。

從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的衛星圖來看,軒嵐諾北上路徑周邊海水溫度都較平均高出攝氏3度。慶北大學地理系教授姜南英指出,從熱帶海域一直到濟州島南方海域的海水溫度都維持在約攝氏29、30度來看,颱風強度的確受到全球暖化影響。

圖/法新社

但有專家認為,這次颱風規模與強度特別大,也可能是受到西太平洋溫度高於東太平洋的反聖嬰現象影響。

軒嵐諾在正式登陸前就為南韓最南端的濟州道帶來強風及大量降雨,濟州漢拏山上測站4日以來累積降雨量達到948毫米,瞬間最大風速達到每秒43.7公尺。

南韓當局嚴陣以待,總統尹錫悅也在上任後首次徹夜鎮守辦公室;他在8月首都圈豪雨成災時因住家與總統辦公室之間交通不便,僅在家中進行遠距離指揮。

今天凌晨4時50分左右從南韓南部的慶尚南道巨濟市一帶登陸,上陸後強度從原本的「非常強」降至「強」,中心氣壓955百帕,近中心最大風速每秒40公尺,上午7時10分左右從蔚山沿岸離開。

目前看來,軒嵐諾帶來災情不像20年前那般嚴重。根據中央災害安全本部統計,截至6日下午3時,在這次風災中共2人身亡、10人失蹤。

圖/法新社

2002年露莎颱風共造成213人死亡、33人失蹤;2003年梅米颱風期間則有119人死亡、13人失蹤。

停電狀況也較20年前大幅改善,露莎及梅米颱風時分別造成125萬戶及148萬戶停電;軒嵐諾僅約造成6.6萬戶停電。

南韓電力公司表示,當年梅米颱風過後已大幅強化配電設備,截至2021年為止,配電自動化開關共較2010年增加2倍以上,有助快速復電,得以在這次風災期間降低受害規模。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