嶄新的七股雷達站以「黑面琵鷺」和「七股鹽山」做為主體建築的設計意象,11月將正式啟用。圖/中央氣象局
【本報台北訊】交通部中央氣象局今日表示,七股氣象雷達站自2002年開始觀測作業,迄今已運作20年,對颱風、梅雨等劇烈天氣系統的監測、分析與預報作業提供不可或缺的資料;新七股雷達站於2019年7月動土,即將於11月啟用,屆時嶄新的七股雷達站也將成為新地標。
七股氣象雷達站運作已20年,但據了解,過去居民和環團曾多次抗爭電磁波危害,經過多方協調,新七股雷達站在舊站1公里外奠基,期間還曾因黑面琵鷺生態停工、也因疫情影響造成工期延宕,如今終告落成,未來將成為涵蓋西半部到大陸沿海,有助颱風、梅雨預報的「台灣之眼」。
氣象局說明,承蒙台南市政府、經濟部水利署第六河川局、營建署台江國家公園管理處、臺南市鹽埕里民及許多團體的協助,讓七股雷達得以在進行設備更新的同時,順利遷移至與地方特色更能融合的新地點。
氣象局也說,嶄新的七股雷達站以「黑面琵鷺」和「七股鹽山」做為主體建築的設計意象,兼融現代災防科技及濕地生態環境的需要,預期日後將成為七股地區的新地標,並提供氣象防災及生態觀測服務,持續為大眾守護家園。
中央氣象局第四組組長秦新龍說明,氣象局長程雷達站除了七股站之外,還有位於新北瑞芳的五分山雷達站、花蓮雷達站以及屏東墾丁雷達站,四座都是使用都卜勒雷達的雷達站,觀測範圍長達460公里,七股站這次將是嶄新的站房搭配全新的雷達,持續扮演觀測雷雨、颱風的關鍵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