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宏煇
年過八旬的老父親,雖然身體還相當硬朗,但體力卻是大不如前,在和家人討論後,決定將原本無償租借的一大一小兩塊土地,大塊的土地先歸還給地主,小塊的土地則繼續種植。
麻煩的是,歸還土地要先將土地復原。而令人難以想像的是,老父親在這塊土地種植超過四十年,付出了相當多的心血。
為了蓋工寮,他到工地撿拾廢棄的波浪板及木板,到回收場撿拾鐵柵欄及塑膠門;為了避免夏天時青菜因曝曬過度枯萎,他到漁港附近沙攤撿拾廢棄的漁網,在路邊撿拾廣告布條;為了裝盛青菜方便,他則是到垃圾場撿拾廢棄的牛奶箱,到果菜批發市場撿拾沒人要的塑膠筐,因而讓菜園裡的雜物愈堆愈多。
開始清理時我才發現,原來這些年來老父親默默地撿拾並且堆積了相當多的物品,這些在我眼中認為是「垃圾」的東西,在他的心裡卻很可能是「有用」的物品。「那不要丟!」老父親對著我大喊,「那是要蓋工寮的!」「這都生鏽,不能用了!」我不斷地向老父親解釋,但他還是偷偷地將少部分他認為有用的物品搬到另一塊土地去。
每天老父親都會先到菜園去清理這些雜物,並集中起來,而我則是下了班後,便到菜園將這些集中好的雜物搬運到定點,等垃圾車來清運。清理了將近三個月後,終於清理乾淨,也順利將土地歸還給地主。
老父親雖然有些依依不捨,但看著空空蕩蕩的菜園,他吐出了一大口氣,「雜物清乾淨,真好!感覺心裡面的垃圾也清乾淨了!」原來這些雜物一直讓老父親掛念著,雖然心裡想著要清理,但每天忙著翻土種菜、施肥澆水,便一直給自己找藉口,沒有付諸行動,如今清理掉了,心中的垃圾也總算清除乾淨。
我們每天都會面對工作、面對同事、面對不同的人事物,心中難免都會抱怨、堆積垃圾,這時如果能夠適當休息、適時喘口氣,並且把那些不愉快的垃圾清除掉,讓心中騰出空間來,這樣才能擁有儲存快樂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