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在3C產品充斥的年代,國外研究發現,兒童、青少年增加課外活動,如運動、音樂課或與朋友聚會,幸福感會大幅提升,若長時間玩遊戲、看電視或上網,則會降低幸福感。
五月發布於《BMC兒科》期刊的研究,由南澳大學學者與澳洲教育部共同進行,於二○一八年分析共六萬一千七百五十九名四到九年級學生,每周參加課後活動平均天數,並測量影響幸福感的因素,像悲傷、擔憂、樂觀及生活滿意度。
結果發現,學生參與課外活動時,幸福感會提高,呈現樂觀可能性增加百分之十五,對自身生活感到快樂及滿意可能性增加百分之十四;打電動和頻繁使用社群的孩子,感到快樂及呈現樂觀的可能性分別降低百分之九、百分之八。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表示,在3C世代應協助孩子透過課外活動學習社會技巧,取代對螢幕的依賴。